江蘇大眾餐飲持續回暖中 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

2020年08月19日16:51  來源:新華報業網
 
原標題:大眾餐飲持續回暖中,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

  交匯點訊 時至八月,各地數據均顯示餐飲業正在回暖中。回暖到何種程度?報復性消費有沒有到來?杜絕餐飲浪費會給餐飲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記者進行了調查。

  大眾餐飲持續回暖中

  即使是工作日,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在南京新街口的“地鐵商圈”,你很難找到一個空位吃個快餐。“從新百負一層美食城走到東方福來德的負一層,隨便哪個店都坐滿了人,最后隻好在麥當勞點了個漢堡帶走。”消費者李桐說,難得來新街口辦事想吃頓美食,沒想到人這麼多。

  同樣沒想到的還有黃女士。剛搬家到南京江寧湖熟的她准備請幾個朋友來做客,“以為酒店這麼大,包廂這麼多,不預訂沒關系。誰知道去了才發現包間全滿,隻好坐大廳,頗有些尷尬。”

  大眾餐飲持續回暖中。南京市商務局12日舉辦了“2020南京銷售競賽月總結大會”,最受吃貨關注的“南京最受歡迎本土餐飲”榜單出爐,主打“鄉土菜”的香山湖榜上有名。香山湖品牌總監紀立群稱:“我們用的是大別山花亭湖的有機鳙魚,除了門店自用,同行也會來採購,一個月下來,能用掉將近10萬斤。”

  南京古南都投資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軍告訴記者,“降幅在持續收窄,1-6月份古南都餐飲收入同比下降6.13%,7月份同比下降3.3%。現在古南都整個集團的堂食基本恢復了90%,旗下四川酒家今年的銷售甚至還超過去年,同期增長14%。平台的外賣訂單量也是上升的,比疫情期間的訂單更多。因為很多寫字樓已經上班,再加上天氣原因,比較炎熱,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願意出門吃飯。”

  記者同時了解到,吃貨們的快樂越來越多。因為,不少購物中心今年迎來了江蘇首店或南京首店。7月底,傳說中的“星巴克之父”、咖啡中的“勞斯萊斯”,Peet's Coffee登陸南京德基廣場。河西金鷹世界則將迎來兩個江蘇首家餐飲店:許爺剁椒魚頭、姚姚酸菜魚。

  全國的數據顯示,餐飲業雖然目前是負增長,但降幅持續收窄。目前,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江蘇省商務廳的信息顯示,線上消費帶動作用明顯,上半年全省限額以上住餐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幅高達51.8%。無錫最近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無錫飯店業的總體營收,整個第二季度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5%,6月份業績達到去年同期90%,7月份上半個月的業績已基本回正。

  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

  記者在採訪中同時了解到,雖然餐飲業在持續回暖,但眾商家期盼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到來。

  “報復性消費不太可能出現了,因為通過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消費理念、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消費更加理性、生活方式更健康,比如疫情期間造就了很多的家庭廚師。再加上跨省旅游也是剛剛恢復,總體上,餐飲銷售還沒有達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張志軍說。

  在餐飲行業逐漸復蘇的同時,依舊還面臨著一些障礙。在政策方面,生活服務業免征增值稅政策給餐飲業帶來幫助的效果尚不夠明顯,金融機構提供的優惠信貸支持難以惠及更多企業。連鎖餐飲企業遇到不同程度的政策瓶頸。在房租上,疫情以來雖然各地政府出台相關減免房租政策,但由於餐飲企業承租的大量是私企或個人業主物業,房租減免較難執行。另外,外賣外送平台收費過高,已成為餐飲業復工復產的掣肘,也是當前行業中餐飲企業呼聲最強的問題。

  “企業還是希望能夠減免一些收費,如垃圾費、排污費等。例如,泔水原來會定期有人來進行回收處理去喂豬,后來由於政府不允許豬吃這些,導致我們的泔水沒有去處,現在解決的辦法就是進行干濕分離,但是這樣就會增加不必要的人工費。希望政府能夠專門統一規劃、回收泔水,能夠減稅降費,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張志軍說,現在古南都在重點打造“外賣+外帶+堂食+電商+雲餐廳”的餐飲新零售模式,有了天貓店、雲餐廳,還有300多個社區群,這是疫情前沒有的,如果秋冬再有疫情的話,他們會比第一次更加從容。

  和大眾餐飲的相對火熱相比,高端餐飲為了吸引人氣也在用盡招數。南京新街口的Arola Nanjing是一家高端餐廳,人均消費近千元,最近幾個月也在大眾點評上推出了四五種優惠套餐,有打5折的,也有打4折的。德基廣場的高級日料店坂亭府還推出了外賣,赤坂煎餃、鹵香牛尾等套餐可以快遞到家。宜興的新芙蓉大酒店則增加了“宜興味”早茶項目,把一碗老味蔥香面打造成了宜興美食文化新名片。無錫大飯店開辦的“大店小鋪”,經營起咖啡、糕點、餅干等小食。古運河邊的壹笙酒店依靠酒店有碼頭的優勢,與無錫古運河公司聯手推廣運河夜宴。

  杜絕餐飲浪費或將迎來新商機

  杜絕餐飲浪費日前重新成為熱門話題。消費者合理點餐,意味著可以節約用餐成本,這或將給餐飲企業帶來新商機。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江蘇省工商聯餐飲業商會近日聯合全省各地餐飲烹飪行業組織發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書,其中提到了創新服務模式。科學合理設計宴會菜單,調整菜品數量、份量﹔菜單上標識菜品主料淨含量,鼓勵企業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服務﹔餐桌上放置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推行《位上菜制作規范》等標准。

  業內人士預測,堂食和外賣平台上小份菜、半份菜服務的推出,有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吃貨。“一直在減肥狀態,點個炒飯、酸菜魚啥的,一份量太多,確實很多時候怕浪費,更怕一不小心吃多影響減肥大計,就歇了點外賣的心思。半份菜、小份菜,既解了饞,又可減肥不浪費,正好。”90后陳飛羽笑說。

  如今,越來越多餐廳嘗試推行“小份菜”、“半份菜”。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烹飪大師們通過工藝改進厲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百年老店冶春,揚州包子可以從75克縮小到38克,麻團從40克縮小到20克。在南通、無錫等地,一人餐、小份菜正在流行中。無錫的湖濱印象酒店,招牌菜被設計成大份和小份供顧客選擇。香山湖利用“5H”管理法,可以精確知道食材的去向,一方面使菜品標准化、流程化、精細化﹔另一方面,可以保証食材盡其用,不浪費。為了鼓勵消費者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南京珍寶舫餐飲集團正在計劃把環保打包盒、包裝袋從顧客的角度改進,做成文創產品。

  數據顯示,超過60萬商戶今年在“餓了麼”平台上線了小份菜服務。而在小份菜的帶動下,許多餐廳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成以上。上海、北京、杭州、成都、蘇州、深圳、南京、溫州、武漢和廣州分列小份菜銷量前十。“小份菜、一人食非常適合白領就餐的場景,豐富了菜式,也節約了糧食。菜量少了,選擇卻更多,好評也明顯變多了。”某飯店相關人士說。(宋曉華 田墨池)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