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消防指戰員馳援淮河駱馬湖搶險 勝利凱旋

2020年08月26日23:44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南通消防救援支隊夜間組織指戰員繼續做好筑堤巡堤工作。

人民網南通8月26日電(記者王繼亮)歷時半月奮戰,江蘇南通消防救援支隊214名指戰員勝利完成抗洪搶險任務凱旋歸建。“雖已時隔數日,但大家還在挂念著汛區的群眾,通過與當地支部結對共建和愛心捐款結下深情厚誼。”南通消防救援支隊天生港中隊隊長李偉亮告訴記者。

“親人來了,心裡的石頭放下了!”這是汛區群眾留給李偉亮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他們下決心啃下“硬骨頭”的動力,決不辜負群眾的期望。每每想起這句話,李偉亮和戰友們渾身充滿力量。

7月23日,南通消防救援支隊接到省總隊指揮中心調令:趕赴淮安市盱眙縣淮河鎮參與防汛抗洪搶險救援。作為組建40余年的專業救援隊,天生港中隊派出了14名精兵強將隨同支隊大部隊出征。

次日一早6點多,南通消防救援支隊水域救援隊、黨員突擊隊、應急通訊、戰情保障等力量20車214名指戰員星夜疾馳抵達淮安市盱眙縣淮河鎮大洲村。李偉亮回憶:“當時情況緊急,水位幾乎與堤壩持平,一旦出現洪峰,隨時發生潰壩。”

汛情就是命令!所有指戰員組成突擊隊逆流而上,累了就趴在堤壩上稍作休息。“為保証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必須拿下!盡管有專業裝備、專業技能和團隊作戰的能力以及得力的戰情保障,但我們絲毫不敢大意,直到將險情控制,讓撤離的百姓重返家園,才是最終勝利。”29歲的隊員徐琪介紹。徐琪是消防部隊轉制后的支隊先進典型,有過多年部隊歷練的他,在這次抗洪搶險戰斗中始終沖在一線。其愛人懷有身孕8個多月即將臨盆,但他依然請戰。

90后消防救援“新兵”顧海青剛入職不久,作為空軍退役軍人的他,此次抗洪搶險還是頭一遭。“扛著六七十斤中的沙袋,再加上身穿厚重的救援服裝,在淤泥裡行走極為艱難。實在扛不上肩時,戰友們就互相托一把。”他說。

“一個人一天扛了三四百袋,大家一起扛的總數超過了6000袋。由於淤泥比較深,一腳踩下去,整個靴子全部陷進去了,很難拔出來。我們隨后改變戰術,大家站成人牆,採取傳遞方式,將沙袋傳到堤壩,一個三公裡的堤壩,就這樣一連干了整整24個小時。”李偉亮說。

對於顧海青這個“新兵”來說,壘沙袋筑壩是一門技術活,一旦沙袋之間出現縫隙,就可能被激流沖垮。“不能直接橫著壘或者豎著壘,有蠻力不行,還得講究技巧,一旦不慎極易出現潰壩,這是非常危險的。”李偉亮長期在實際救援中琢磨出來的“4321”的“金字塔”式獨門秘籍得以應用,這樣壘出來的堤壩牢靠堅固。所謂“4321”即每層壘堆沙袋的數量。李偉亮介紹,這次戰斗,不是靠人海戰術,而是依靠戰略,再加上專業器材和裝備,面對隨時出現的險情,都能快速將一塊塊“硬骨頭”啃下來。

徐琪告訴記者,他們在8月5日從淮河勝利凱旋數日,再次接到增援徐州新沂市駱馬湖的命令。70年一遇的洪峰過境,駱馬湖水位落差有七八米,情況緊急,特別是有多個管涌要及時封堵。南通消防救援支隊再次發揮實戰經驗,僅用兩天時間就將十幾個管涌成功封堵。由於高溫天氣,衣服是濕了干,干了濕,在烈日下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小睡半小時后,繼續接著干。

“大家可以輪流休息,但每一個指戰員都搶著干,夜裡隻能睡兩三個小時,老百姓把我們當親人,我們就要確保他們生命財產安全。”李偉亮告訴記者。而讓大家感動的是,一到飯點,當地群眾就將燒好的飯菜送到堤壩上。

在盱眙淮河段,當地老百姓以種西瓜為主,每戶少則30畝,但遭遇洪災全部泡在水裡,每畝損失至少3000元。南通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得知后,對當地困難家庭現場捐助,同時在汛區開展“藍焰春蕾”行動,結對幫扶困難學子。

“當地老百姓太熱情了,我們此次完成抗洪搶險任務,是悄悄撤離返程的。”李偉亮說。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