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用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2020年09月02日15:09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下好先手棋 打造新標識

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徐州恆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徐報融媒記者 蔣新會

“真是太快太方便了,從提出申請到最終進入容缺審批程序,僅僅用了一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容缺審批的相關手續,大大縮短了我們項目的建成投產時間。”近日,沛縣寶業建筑工業化有限公司負責人祁班銀對沛縣行政審批局推出的“容缺審批”辦法贊不絕口。沛縣行政審批局局長王銀燕告訴記者,今年初,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重大工業項目和服務項目的快速落地,該縣行政審批局積極改革創新,建立了項目容缺審批制度,制定了《沛縣建設項目容缺審批實施辦法》。通過這項制度,目前已有3個重大建設項目通過了容缺預審,極大促進了營商環境的改善。

創新舉措,助力營商環境提升

記者在沛縣採訪時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助企復工復產,該縣經濟運行保障組按照市“一人一企、駐點幫扶”的要求,牽頭組織實施“十百千”包挂幫扶活動,縣經發局、商務局、建服中心等11家縣直機關154名工作人員對口包挂全縣708家“四上”企業,一對一、點對點對企業開展幫扶,對“蘇政50條”“市惠企政策21條”等各項惠企政策逐條分解,明確責任單位、責任科室、聯系人,並形成“防疫政策惠企包”,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工作群、包挂責任人向企業宣傳縣“防疫政策惠企包”,指導企業用好“蘇政50條”“市惠企政策21條”等惠企政策,調查、梳理、解決企業運行中存在的難點堵點。

在沛縣醫療保障局採訪時,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營造舒心、便捷、高效的服務環境,沛縣醫療保障局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扎實推進醫保窗口“四零承諾”服務,即:服務事項“零超時”、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結果“零投訴”,著力打造暖心醫保,贏得了群眾的認可點贊。

作為產業發展的集聚地,沛縣經濟開發區結合“3550”和“放管服”改革要求,創造性地施行“項目手續代辦制、項目建設現場包挂制、重大事項協商制”,把服務貫穿於項目審批、建設推進、投產運營等全過程,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服務,為投資者提供全過程幫扶,當好“店小二”,做好服務員,確保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受到了投資商的一致好評。

咬定目標,打造營商環境品牌

去年以來,沛縣咬定“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牽引,以強化載體建設和要素供給為抓手,以優化法治環境為保障,多維度、立體化、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持續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項目、優秀企業,為經濟逆勢上揚創造良好條件。

2019年,沛縣在全市率先實現開辦企業“長三角一網通辦”,營商環境綜合評價、重大招商項目引進、重大項目建設等重要指標均居全市前列,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居第32位、中國工業百強縣居第62位,分別較上年前移4位、6位,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全國衛生城提名城市稱號。今年1-2月份,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工業投資增速、工業用電總量等指標居全市第1位。

打好集成改革“組合拳”,聚力營造便商利商的產業發展環境。樹立全球視野,對標世行標准,聚焦國內一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2330”常態化、長效化,打造沛縣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對標一流,打造審批效能高地。突出融合度,牽牢“一網通辦”的牛鼻子,聚焦“一件事一次辦”,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讓“數據跑路”取代“群眾跑腿”。率先完成鎮、村公共服務事項維護兩個100%全覆蓋,率先實現不動產收費 “網上支付”,2019年納稅過億企業達12家,比2018年新增2家。突出便利性,深入開展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五減”行動,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事項辦理時限壓縮度超60%,居全省前列。

融入大局,打造開放開發高地。緊扣“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發展機遇,突出對接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領軍企業,以全產業鏈精准招商、定點招商、全球招商,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光伏光電、輕量化新型鋁材、紡織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百千億級的產業集群。2019年新簽約產業項目8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8個,完成率均居全市前列。

有求必應,打造優質服務高地。以企業需求為根本導向,梳理惠企“政策包”45條,全年減稅降費超10億元。堅持把“店小二”服務品牌落到實際行動中,建立健全項目幫辦代辦機制,將前置要件22項精簡到13項,2019年完成幫辦代辦項目260項,徐工集團高端機械零部件等8個市重大實施產業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今年2月21日,率先集中開工40個重大項目。疫情防控期間,建立“十百千”包挂和“金管家”駐企幫扶制度,率先出台復工復產規范標准,率先實現農產品企業和防控物資企業復工復產。

整合資源,營造高效創新環境

做好資源整合“大文章”,聚力營造配置高效的創業創新環境。拿出硬實招、打好主動仗,在土地、環境等政策精准供給上下更大功夫,形成一整套務實管用的政策體系,集聚資源、輻射周邊、服務大局的能級和能力全面提升。

構筑高端載體平台。全力優化2個省級開發區、8個鎮級產業集中區的功能布局,培育發展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跨境貿易大數據中心、總部經濟中心和區域現代物流中心5大中心板塊,推進產業集聚、要素集合,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放大人才集聚效應。制定《關於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的意見》人才新政30條及15個配套文件,扎實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型平台打造、創新型聯盟建設三項計劃,設立科技創新獎勵基金1億元,獲批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共建校企聯盟20家。

激活金融一池活水。圍繞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出台一攬子扶持政策,構建銀企“一對一”對接機制,對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點對點跟進、實打實解決,金融機構存貸比達到62.4%。充分發揮產業引導基金的杠杆作用,全縣產業基金總規模近50億元,支持產業創新升級、提質增效,2019年,重點培育珀然股份、東方運銷等企業在主板挂牌上市。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2020年1-3月份,全縣金融機構共新發放企業貸款91筆、14.45億元。

培育產業發展“暖氣候”,聚力營造宜居宜業的人文生態環境。

加強誠信法治建設。出台政務失信問責辦法,全面排查招商項目承諾不兌現情況,重點解決“新官不理舊賬”“開空頭支票”“中梗阻”“庸懶散慢拖”等問題,查糾作風類問題134個,通報曝光20家單位39人。堅持“無事不擾”,積極探索包容審慎執法監管,2019年度法治建設滿意度居全市第一位。

打造優美人居環境。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將居住、商業、文化、休閑、娛樂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有機融入,新建10萬平方米新型職工公寓,引進德信之翼、領創等現代服務業態,進一步做強中心商圈,通過優質的服務讓客商在沛縣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創業開心、生活舒心。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完善政企溝通機制,鼓勵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同企業家建立真誠互信、清白純潔、良性互動的工作關系,真心真意為企業家解難題近500個。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市委市政府同步每年評選表彰經濟年度人物和十佳優秀企業家,近幾年來兌現企業獎勵等近億元。

下一步,沛縣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營商環境深化年”各項任務,進一步加快改革創新,優化營商指標,建立長效機制,全力打好營商環境建設持久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強磁場,努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