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育桃李,百年匠心筑英才。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教師被譽為“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好老師提出的四項標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從扎根大山深處,用扁擔挑起學生未來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到創辦免費女子高中,點亮山區女孩兒人生的“好媽媽”張桂梅,再到敢醫敢言,提出新冠肺炎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的名醫教授鐘南山,他們堅守在三尺講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不僅踐行了教書育人的職業理念,也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要有理想信念,敢坐“冷板凳”。由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內很難看到教學成果,所以教師的工作需要多一些耐心,有時候要磨一磨性子,坐一坐“冷板凳”。“冷”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精神。回族教師丁海燕,扎根貧困山區30余年,甘守清貧,默默奉獻,傾盡半生心血教書育人,像紅燭一般點亮了孩子不一樣的明天。像丁海燕一樣,把“冷板凳”坐熱,在清冷中感悟教師的偉大責任,不僅是一種崇高理念的追求與操守,也是一種人生真諦的頓悟和升華。
要有道德情操,敢做“引導員”。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近日,教育部推出了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多種因素,既有表現突出的名師大家,也有默默無聞的鄉村教師。無論身居何位,無論來自何方,他們的感人事跡都充分印証了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職業理念。有道德的教師才是好老師,才能夠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勤懇踐行教師的職業道德,寓德於教,寓教於樂。
要有扎實學識,敢當“熱螞蟻”。除了完成常規的教學任務以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要敢於當一當“熱鍋上的螞蟻”。面對教學難題,要善於探索創新,尋求新思路、新方法,而不是“坐以待斃”,做一隻“溫水青蛙”。尤其是新入職的教師,要想成功從熱鍋中逃脫,需要沉著冷靜地應對教學中的突發問題,在尋求解決方法和途徑中積累經驗、磨礪意志,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三尺講台,一顆丹心,育桃李春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國之棟梁。如果說教師的一生是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麼學生就是在黑暗中享用燭光的修行者,隻有勤奮好學、不惰光陰,才能讓老師的付出有價值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