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支教教師群體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

2020年09月09日07:0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遍開“索瑪花”

初秋的小涼山,索瑪花漫山遍野。一接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彝族少年盧磊就翻山越嶺直奔母校報喜。更多的喜訊,讓地處深山中的寧蒗縣沸騰了:寧海民族中學海安班44人中,本一上線率達98%,29人超600分,盧磊以709分的成績成為麗江市理科第一名……

升學率從全地區倒數到連續9年穩佔麗江第一,曾經的“教育窪地”崛起為全國民族教育“高原”,創造寧蒗教育奇跡的,是一群外鄉人32年的接力堅守。從黃海之濱向著滇西北高原,跨越8000多裡,先后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師走進大山深處支教,“寧海模式”不僅成為引領雲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更開啟了我國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的先河。

9月7日,省委宣傳部在南京舉行發布會,授予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木材換人才”,

貧瘠山谷長出人才叢林

從小涼山跨進“清華園”,是盧磊的最大夢想。“我剛入學時數學成績隻有70多分,經過海安唐義凱老師反復輔導,這才補上了短板。”盧磊說,海安老師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他們滾燙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精神。

寧蒗四面環山,資源匱乏,是個深度貧困縣。早年間,當地不少人幾乎一輩子都“窩”在山溝溝裡。“寧蒗的優勢是滿山木材,劣勢是缺乏人才。”為改變困境,1987年9月,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慕名到“教育強縣”海安考察。此行催生一份“木材換人才”特殊教育合作協定:寧蒗支持海安木材供應,海安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幫助寧蒗培養人才。

1988年秋,首批35名海安老師帶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來到這個雲南教育最貧瘠的山谷裡。開學前首次摸底考試,初二、初三4個班均分,語文46分、數學22分、英語28分。第二年,參加中考孩子的成績卻震驚了整個寧蒗:由海安老師“集體承包”的兩個畢業班,不僅奇跡般地摘取麗江地區中考桂冠,而且地區語文、數學、政治等學科第一名全出在寧海中學。其后,由海安教師執教的高中部,連續多年蟬聯麗江地區高考第一。

無數“山裡娃”改變了命運。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石保祿,是寧蒗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樹立遠大理想,去更大的世界體驗人生”,海安老師的教誨成為他的座右銘。肩負國家重大需求,他和團隊刻苦攻關,為去年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做出貢獻。

一輪連著一輪,一批接著一批,281人次海安老師接續奔赴寧蒗,用全部心血和青春年華教書育人,讓小涼山長出生生不息的“人才叢林”。據統計,這些海安老師累計為寧蒗培養了初、高中畢業生2萬多名,輸送中專、大學生1萬多名,他們不僅因為知識改變了命運,更成為帶領小涼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力軍。

“園丁”哺育,

讓每一朵“索瑪花”都能綻放

小涼山腹地,一株株索瑪花堅韌地生長在山崖陡峭處,每到夏秋,競相怒放。支教的數學老師唐義凱在日記中寫道:小涼山就是一個大花園,這裡的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朵索瑪花﹔我們要有園丁擔當,哪怕石頭上也要綻放出最美的花……

海安4班學生邱國華沒想到,自己成績在班級“墊底”,卻成了數學課代表。“這孩子數學基礎比較差,但有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唐義凱不想放棄這株“好苗子”,特意安排邱國華當課代表,以此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還在課后給他“開小灶”。一學期下來,邱國華的數學成績沖到了前十名。

沿著崎嶇山路,海安3班班主任梅德均深一腳淺一腳走了好幾個小時,終於來到大山深處羅長打的家。新學期伊始,梅德均發現羅長打情緒有些低落,想通過家訪了解這個彝家孩子最近究竟怎麼了。“爸媽都沒讀過書,出去打工都沒人要。我很想通過讀書考大學改變家境,將來帶父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羅長打說,他心理壓力有些大,沒想到這種細微的情緒變化也被海安老師注意到了,他一定化壓力為動力,放下思想包袱,跟著老師好好學習!

大山裡家訪耗時費力,卻是32年來每一位海安老師的“必修課”。梅德均說,這是了解學生及其家庭最有效的方式。“一名學生考出去了,就能燃起一個家庭脫貧的希望,年復一年,教育終會改變這些山裡人家的命運。”

寒來暑往,春華秋實。32年來,在海安“園丁”們的精心呵護下,一朵朵“索瑪花”展蕊怒放。寧蒗12個民族的1萬多名子弟考進了大學,激發當地老師爭相向海安老師看齊。“當一名像海安老師一樣的好老師,成為當地老師的最大願望。”寧海中學校長李學高出生在彝鄉一個偏遠山村,他感慨地說,從“學生”到“徒弟”再到“校長”,自己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海安恩師的悉心培育。海安與寧蒗兩地變“輸血支教”為“造血支教”,啟動“青藍工程”——海安老師與本地老師對口結成幫扶小組,通過集體備課、課堂觀摩,提升其教學業務水平,如今已培養出350多位優秀教師,他們成為當地基礎教育的骨干力量。

人已回家,

心卻永遠留在“第二故鄉”

初秋時節,南黃海之濱的夜晚格外寧靜。已是子夜,躺在海安西場中學宿舍裡的蔣蓉,卻怎麼也無法入睡。

白天裡,遠在小涼山的同事、學生,紛紛通過電話、微信與她分享今年高考喜訊。傍晚時,來自遠方的一聲呼喚“媽媽”,更帶給她驚喜。原來,她的“女兒”、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彝族女生沙務嘎,要借出席江蘇“時代楷模”表彰大會之機來看望她,還說要和她住同一個房間。蔣蓉激動地拿出最新一張支教師生全家福,慈愛地端詳這個“女兒”。

這樣的“全家福”,蔣蓉有15張。

2001年,蔣蓉和愛人丁愛軍攜手遠赴小涼山,直到2016年才回家,成為在當地堅守時間最長的海安老師。“當初我們離開海安時女兒才5歲,支教5輪15年后回來時,她已長成大姑娘。”蔣蓉說,這中間自己不少次想回家,但一走進教室,從那一雙雙眼睛裡看到專注信賴,特別是像沙務嘎這樣的孩子平時都喊她“媽媽”,她又不忍離去了。先后培育1000多名當地孩子考上了大學,成為這對夫妻15年裡最大的收獲。

走進小涼山,出於心系﹔離開瀘沽湖,方知羈絆。32年間,無數次前行與堅守,愛與責任鄭重傳遞,支教結束回家了,心卻留在讓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

這樣的“糾結”,幾乎每位海安支教老師都經歷過。

李忠東在寧蒗支教2輪6年,去年回到海安。打開他的手機微信,寧蒗教師群、寧蒗學生群、寧蒗家長群都在“置頂”位置。當地教師在教研上有困惑,他線上指導,還寄去自己的備課本﹔學生進大學前,他仍像“班主任”一樣,一一發“入學須知”,叮囑孩子們進入大學后要注意什麼。

在寧蒗寧海民族中學進門半山腰處,豎立著一塊“江蘇海安老師支教紀念碑”。石碑不到2米高,而在當地少數民族兄弟心裡,它已成為跨越山海、各民族團結攜手的一座豐碑。9月7日發布會一結束,專程趕來參會的海安支教老師孫景群來不及回家就匆匆踏上了歸程,“剛開學,寧蒗那邊很多孩子都等著我回去上課呢。”

本報記者 王夢然 陳 明

徐 超 嚴 磊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