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正是新“食”尚——南京部分餐飲企業走訪見聞

2020年09月09日19:3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輕”食正是新“食”尚——南京部分餐飲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南京9月9日電 題:“輕”食正是新“食”尚——南京部分餐飲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楊紹功、潘曄、鄭生竹

  輕食、“慎點”“位上菜”……餐飲行業又有新變化。記者在南京部分餐飲企業走訪發現,消費者的口味和追求在變“輕”,餐廳的點菜、烹飪、上菜方式也在變“輕”,更節約的“輕”型餐飲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一種新“食”尚。

  南京秦淮區白下路,有一家名叫“沙拉拉輕食”的“小”店——小到店裡隻能擺下一張桌子,卻不妨礙這個連鎖品牌每天在南京賣出6000多份輕食。不少網友慕名來“打卡”,隻為吃到可以自由搭配的沙拉餐。

  “人們管吃沙拉叫‘吃草’,是一種綠色的飲食方式。”江蘇沙拉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濤說,輕食基本不存在浪費現象,因為它不僅口味輕、分量輕,連食材和制作都很輕便:30多種常用果蔬、6種常用肉類,或燙或煮,用醬汁調出不同口味。

  幾年前,輕食還只是愛美減肥女性的私房菜。現在,像沙拉拉這樣的輕食餐館在一線城市遍地開花。“四五年時間,我們已在全國積累了2000多萬客戶,以大中學校學生和白領為主,其中男性佔一半。”王濤說。

  “‘光盤行動’以來,盤子裡的食物也在變‘輕’。”南京餐飲商會會長沈加華發現,清淡飲食理念正得到廣泛認可。比如,南京人愛吃鴨子,原來重鹽復鹵腌制口味厚重,現在賣得最好的是低鹽爽口的,而清淡烹飪本身就能減少浪費。

  慎“點”輕“點”成為吃的新“藝術”。記者發現,不少餐廳都提供專門的點菜指導服務。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合適,點菜師為顧客細細講解,甚至會勸顧客慎“點”輕“點”。在南京老門東“尋魏·金陵十二菜”餐廳,一個紅色梳妝盒樣式的餐盤裡裝著面卷軟兜,讓顧客吃出了對鏡貼花黃的精致感受。前廳經理錢治月說,菜點多了、剩下了都不雅,為了讓顧客吃得舒心,點菜師會為他們建議合理的分量和搭配。

  把菜吃完,光盤為輕。不少餐飲企業在“讓顧客光盤”上下了不少功夫。宴會上的食物浪費比較普遍,南京金陵飯店努力避免讓盛宴變成“剩宴”。南京金陵飯店總經理周蕾說,飯店一方面精心制作菜肴,讓顧客覺得好吃,從而盡可能吃完。另一方面,增加宴會“位上菜”“現做菜”數量。現在每桌最少3道是“位上菜”,也就是一人一份、按人數上。一些素菜還會征求顧客意見后再現炒。

  重裡子輕面子,打包的人多了。“最近8天賣掉了324個打包盒,還不包括贈送的,以前要半個月才能賣掉這麼多。”江蘇小廚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店服務經理郭祥說,中央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后,選擇打包的顧客明顯增多。在小廚娘餐廳當了14年服務員的陳巧芳說:“以前經常看到一隻整雞動了幾筷子就倒掉了,‘光盤行動’以來,顧客會把剩下的菜打包帶回家。”

  為鼓勵顧客打包,不少餐廳還提供免費的打包盒。“把菜量從大份、中份變小份,如果還吃不完,我們免費打包。”周蕾表示,隨著人們節約意識的增強,大型宴會也有顧客往家打包剩菜了。

  “從制作到消費,從餐飲企業到顧客,‘輕’食正逐漸成為時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於學榮說,反對餐飲浪費,應當鼓勵引導企業和消費者在滿足營養等需要的同時,培養形成以節約、環保為內涵的新餐飲文化,這也是餐飲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需要的重要命題。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