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如何重回飲食文化分享之道?

2020年09月17日11:19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吃播”如何重回飲食文化分享之道?

因傳遞美食文化、內容接地氣、滿足受眾心理需求等因素,“吃播”在網絡上越來越火,吸引大批流量關注和粉絲追捧。但近年來,曾經走紅的“吃播”行業,似乎逐漸“變味了”。近日,“大胃王吃播”也因作假、催吐、糟蹋糧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曾經火熱一時的“吃播”,似乎到了一個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

“吃播”熱潮

“吃播”即“直播吃飯”的簡稱,分為直播和錄播兩種,其主要形態是主播坐在網絡攝像頭前,向網民直播自己吃飯的過程。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的興起,“吃播”逐漸在國內風靡。從自做自吃到開箱測評、美食探店再到“大胃王”等,各式各樣的“吃播”類型吸引著大批粉絲。而“吃播”也從一種單純的美食分享發展成為一種職業,並且衍生出“吃播+賣貨”“聲音吃播”“無實物吃播”等諸多新花樣。

《2019抖音數據報告》內容顯示,美食制作內容成為最受歡迎的知識門類。這其中,“大胃王”顯然是最搶鏡的一類,相關話題播放量也超過71.7億次。而快手平台上也擁有126.5萬個相關視頻、334.6億次播放。以人氣頗高的博主“密子君”為例,她在微博擁有1770萬粉絲、在抖音擁有842萬粉絲、在B站擁有270萬粉絲。微博單個視頻的播放量約為500萬次左右,評論1.4萬次。

在《媒介消費文化視域下的網絡“吃播”研究》一文裡,作者姚璐認為,網絡“吃播”不斷進行市場定位轉型與內容革新,發展愈漸成熟,具備以下兩點特性:一是傳播方式碎片化。耗時長、節奏慢的直播式“吃播”逐漸被冷落,剪輯精良、快節奏和題材豐富的“吃播”內容受到追捧。二是產品輸出品牌化。內容生產模式漸趨成熟,一些粉絲量大的主播形成自己固定的風格和品牌,源源不斷生產極具特色的原創視頻,營造出一派狂歡的景象。

“吃播熱”的大眾心理

“吃播”之所以風靡,正是因為它滿足了受眾的多重需求。這一行為看似簡單,實際涉及“誰來吃”“如何吃”“吃什麼”等細節問題。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艷玲等學者認為,“吃播”將主播個人的進食行為搬上屏幕,在互動中使受眾獲得了代償性滿足、好奇心滿足、虛擬陪伴、娛樂消遣等體驗。

視覺傳播元素主導的感官刺激和食欲增強。聲音、畫面、語言等要素構成了視頻的主要內容,也是粉絲選擇觀看的關鍵所在。一方面,伴隨技術設備的進步,“吃播”給消費者帶來視聽上的生理觸感隨之增強,虛擬平台的“吃播”場景更具現實感﹔另一方面,“吃播”受眾多為“數字原住民”,他們更關心體驗過程和自我需求滿足,因此布景設置、食物擺盤、吃得舒服與否等都成為吸引受眾的關鍵要素。在熱門“吃播”視頻下方留言區,點贊量最高的評論多為“看起來太有食欲了”“真是一場視覺盛宴”等。

多樣化傳播內容引導受眾獲得精神滿足。有學者提出,網絡“吃播”的出現充分滿足受眾“望梅止渴”的心理。觀看主播進食實際出於代償心理,看主播們大口吃飯對減肥者更是一種心理安慰﹔另一方面,主播與粉絲之間形成一個弱連接的數字部落。食物成為一種媒介,將無數個孤獨個體連接起來,彈幕與互動穿透屏幕形成“雲共食”,主播在分享美味食物的同時,無疑充當起陪伴者的角色,給予受眾情感上的慰藉,緩解獨居壓力。

迎合看客圍觀的窺私欲和獵奇心理。吃,原本是一種隱私性的個體行為,在“吃播”這一現實場景下逐漸轉變為公眾關注與討論,而且大多數“吃播”在鏡頭前展現的面貌、家庭場景、說話方式等與傳統的“演播室”相比更真實,滿足了受眾的窺私欲﹔另一方面,主播不按常理出牌,運用極端、反常規的方法吸引受眾注意,稀奇古怪的黑暗料理等低俗化視頻更是滿足了某些受眾的獵奇心理。

熱潮下的冷思考

將“吃”作為一種生活享受記錄、分享,本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傳播,但近一段時間,“向流量看齊”“一切為了娛樂”的庸俗內容,不斷消解著主播的底線,違背了勤儉節約的文明風尚,也降低了大眾的審美趣味。

惡俗性“吃播”等亞文化導致網絡生態失衡。一是內容造假等已是行業內的公開秘密。據澎湃新聞報道,“吃播”業內催吐假吃情況普遍,不少主播都是自費,為此負債累累﹔二是部分職業主播為了博人眼球“劍走偏鋒”,視頻內容荒唐低俗。例如,8月初,快手官方發布的《“吃播”違規公告》詳細列舉了這類內容:食用可能引起身體不適的食品,如生吃50個雞蛋﹔使用非正常器皿吃東西,如用馬丁靴吃面﹔生吃活物﹔食用易引起低俗聯想的物品等。類似通過自虐等非正常、合理方式的“吃播”視頻,不僅對短視頻平台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也一定程度上觸碰到了法律紅線。

浪費食物、消耗自我為代價的虛假狂歡。8月12日和14日,央視新聞兩次公開批評部分“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話題一度引發網民熱議。病態“吃播”給社會風氣帶來浪費糧食和奢侈消費的誤導,值得我們警惕﹔與此同時,這些主播大多是暴飲暴食,短時間大量攝入食物,勢必會透支身體健康。據《遼沈晚報》報道,2020年6月,沈陽一位30歲的主播突發腦溢血去世,而他在錄制“吃播”視頻短短半年時間,體重暴增80斤。

背后隱匿的“數字勞工”現象不容忽視。有媒體報道稱,“大胃王吃播”存在三大弊病,一是保底薪水低,一般每月兩三千元﹔二是多數“吃播”從業者收入不敵食物開銷﹔三是工作時間晝夜顛倒,需花精力經營粉絲關系。可以說,商業和資本力量的助推,讓“大胃王”主播不再只是進食的分享者,而是一個主動兜售吃飯場景的表演者,直播吃飯變成了被精心雕琢的注意力收割機,而作為消費者的受眾看似有諸多選擇,往往也會淪為最后埋單的勞工。

線上虛擬陪伴加劇現實人際關系疏離。有學者認為,“吃播”將私人化的吃飯場景通過直播的方式變成公眾的共同參與,使得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長期沉浸在“吃播”的虛擬陪伴中,無法解決現代社會人際疏離問題,反而更容易忽略身邊的人,長此以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加劇了現實人際交往的疏離。

“吃播”文化的應有之義

眼下,無論是作為直播經濟概念下的“吃播”,還是作為亞文化意義上的“吃播”,都到了重塑生態、豐富內涵、改良內容的時候了。經過一番整頓與洗禮,“吃播”行業也許會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迎來“新春天”。

一是增強美食文化認同感,進行文化價值底蘊輸出。“吃播”不能止於展現食物的表層符號,更要著力挖掘傳統美食的文化價值,真正用食物給觀眾帶來歸屬感和認同感。如今去大胃王化已經勢在必行,相關博主應該轉型為美食文化方向,向@李子柒、@滇西小哥靠攏,注重對食物背后文化價值底蘊的輸出。即將消失的傳統美食、帶有家庭溫暖的家常美食、帶有符號意義的各類家鄉美食等,都能夠作為“吃播”的內容予以呈現。

二是加強灰色地帶行為的底線規劃,規制和維護網絡生態內容。一方面,催吐等暗箱操作早已為大眾所知,卻缺乏相關行業規則和法律法規加以限制。因此,政府、企業、協會等責任主體要做好監督監察工作。8月初,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向會員企業做出提示,堅決禁止在直播中出現假吃催吐、獵奇、暴飲暴食等直播行為。另一方面,要建構起多主體協調治理機制,發揮各主體的資源優勢。其中,著重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責任,例如本次由央視帶頭對“吃播”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公開批評,其他自媒體和網絡平台也要承擔主體責任,共同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三是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全面把關與多方監督並重。從政府層面看,要廣泛運用政治、經濟、行政和法律等舉措,形成聯動與合力治理機制,用強硬的態度淨化網絡環境﹔從平台層面看,應做好監督指導工作,提升直播門檻,定期進行培訓,完善考核制度。同時基於大數據和推薦算法功能,過濾相關有害信息,為用戶推送健康、有內涵的“吃播”。目前,一些平台在搜索相關關鍵詞時出現“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的提示性詞匯,並且採取了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號等處罰措施。

美國人類學家、社會學家阿爾君·阿帕杜萊曾言:食物是一種高度凝結的社會事實,也是一種極其靈活的集體表征。我們也期望“吃播”能夠走出消費自我的怪圈,真正做到以食為媒,凝聚四方食客,傳播美食文化,回歸生活、回歸健康。畢竟營造健康愉悅的飲食氛圍,才是“吃播”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研究員 張力、見習助理研究員 廖芮)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