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在江蘇發展中功不可沒,佔據半壁江山。
在經濟形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江蘇民營企業排行備受關注。9月21日,由江蘇省工商聯發布的最新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出爐。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榜單范圍從百強擴大到200強。
值得關注的是,繼續發布江蘇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的同時,省工商聯首次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
縱覽百強榜單,新一屆“座次表”有哪些新面孔,呈現什麼新特點?有哪些企業、行業繼續“霸榜”?首次揭榜的創新榜單都有誰登榜?“瞭望君”帶您深入探究。
01 首次發布民營企業200強
“瞭望君”注意到,在連續多年發布民營企業100強的基礎上,今年是我省首次發布民營企業200強。從入圍榜單看,企業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今年全省共有878家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加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周潔介紹。
今年躋身榜單的門檻有多高?“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注意到,民營企業200強入圍門檻達42.79億元。其中,前100強門檻超過161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入圍門檻達70.34億元,比上年增加12.61億元。
入圍門檻提升的背后是江蘇民營企業在優化規模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質量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進取者強。縱覽200強榜單,經營效益整體平穩。
從營業收入看,2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6.5萬億元,資產總額4.44萬億元,利潤總額2523.23億元,稅后淨利潤1986.7億元。其中,共有11家企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比上年增加1家﹔
從盈利情況看,民營企業200強企業中,除5家企業稅后淨利潤為負,其他企業均保持盈利狀態。
從納稅情況看,民營企業200強納稅總額達1869.17億元。納稅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共40家,其中3家企業納稅額均超過100億元,分別是:恆力集團(303.53億元)、沙鋼集團(126.88億元)、中南控股集團(100.3億元)。
從就業情況看,民營企業200強員工總數280.14萬人。員工人數超過1萬人的企業共65家,其中4家企業員工數均超10萬人,分別是蘇寧控股集團(28.01萬人)、南通四建集團(16.9萬人)、蘇中建設集團(14.16萬人)、南通二建集團(10.52萬人)。
從全省區域分布看,13個設區市均有企業入圍200強。其中,南京市17家、無錫市37家、徐州市4家、常州市23家,蘇州市53家、南通市32家、連雲港市7家、淮安市2家、鹽城市2家、揚州市5家、鎮江市8家、泰州市7家、宿遷市3家。
入圍200強的民營企業都有哪些?一起來看名單——
2020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名單
02 制造業企業佔主導地位
穩住實體經濟這個基本盤,制造業功不可沒。
根據制造業100強榜單,上榜企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3.8萬億元,資產總額2.62萬億元,利潤總額1541.8億元,稅后淨利潤1244.6億元。
在民營企業200強榜單中,制造業佔據主導地位。第二產業入圍企業160家,其中,制造業企業123家。
縱覽制造業榜單,“瞭望君”發現,榜單前五名位次與上年榜單一致,分別是恆力集團、沙鋼集團、盛虹控股集團、中天鋼鐵、海瀾集團。去年排名第8位的江陰澄星今年升至第6位,永鋼集團也入圍前十名,躍升至第10位。
此外,制造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的趨勢加劇。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分布在全省12個設區市。其中,蘇南79家、蘇中8家、蘇北13家。
有哪些企業上榜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一起來看——
2020江蘇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名單
03 首設創新百強榜
創新驅動是核心動力,轉型升級是必經途徑。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江蘇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階段,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補短板、強弱項,才能更上一層樓。
今年,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江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首次開展2020江蘇省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評選。
“本次評價指標體系從企業創新的關鍵要素和主要環節出發,從企業創新的關鍵要素和主要環節出發,綜合運用總量、強度、高度等不同類型指標,力求篩選創新成果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突出、成長性好的優秀民營企業。”江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孫斌介紹,具體指標體系包含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績效、創新管理等4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15個三級指標。
科技創新催生出發展的新動能。“瞭望君”注意到,恆瑞醫藥、天合光能、亨通光電等100家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入圍2020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
從創新投入看,入選企業2019年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佔銷售收入比例平均達3.2%,研發人員佔從業人員比例達15.9%﹔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平均達41%。所有企業均建有研發機構,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戶均擁有有效專利322件,戶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5件。
從經濟效益看,入選企業2019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74億元,實現利稅765億元,平均銷售利稅率達11.3%。其中規模超百億元的有13家,50億元以上的有15家,10億元以上的有43家。
從行業影響力看,入選企業有49家列入省級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庫,有34家獲得過國家或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有41家企業參與或主持過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的制定,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帶動性。
從創新管理水平看,入選企業發展勢頭好,企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比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質量保証體系、知識產權和品牌管理體系,重視高端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碩士以上學歷人員佔從業人員比重達4%。
從區域分布看,民營企業創新100強分布在全省13個設區市。其中,蘇南76家,蘇中17家,蘇北7家。
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在民營企業體現的非常明顯。在上榜民企所在行業中,一大批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一系列新興產業已經集聚起能量並不斷發力。縱觀榜單,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電子信息、新材料三個行業入選企業數較多,分別達29家、24家和23家﹔入選的科創板企業7家。
都有哪些企業入圍?一起來看——
2020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