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合興村:“老兵敘事”助力鄉村治理

2020年09月22日11:37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老兵敘事”助力鄉村治理

今年8月底,海門區四甲鎮合興村的“老兵之家”迎來了第6期“老兵敘事”。

近年來,合興村黨總支不斷探索,將敘事引入鄉村治理,引導與組織村民講好故事,講出好家風、好村風、好民風,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從而不斷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

老兵黨員帶頭講故事

一個人講什麼樣的故事,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一個村子講什麼樣的故事,就有什麼樣的村風民風。

1975年底入伍的施忠球是有著40年黨齡的老兵。他說,從農村出去當兵,其實是指望著找一條出路,擺脫“農村人”的身份。誰知剛分配到部隊時,來到了農場,95號人,1600畝地,水稻有六七百畝,插秧都是人力。在農場一邊搞生產,一邊訓練。有一次在山上訓練20多天,作為一名輕機槍手,施忠球胳膊肘都磨破了,晚上水泡開傷口,簡單包扎下,第二天繼續訓練。還有一次,海壩出現決口,雖然已經九月,戰士們還是一個個下海組成了人網,堵住了決口。

一朝戎裝,一世榮光。在部隊服役雖然辛苦,但都是當兵人刻骨銘心的記憶。“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鍛煉人,部隊學到的一切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今后的生活。”施忠球堅定地說。退役后,無論在機關還是企業,他都紀律嚴明、能吃苦、肯學習。在兒子婚禮上,他還把“認真工作,平凡生活”八個字作為家訓送給兒子。他說:“這都是部隊大熔爐教給自己的,受用一生。”

活動中,老兵黨員們紛紛帶頭講述自己的故事,並將自己曾握過鋼槍的手掌拓印在“老兵聯盟”的“生命樹”上。

架起黨群“連心橋”

合興村有良好的從軍傳統,村裡有248名退役軍人,其中黨員90人。如何激發這些人身上的正能量,為村裡發展服務,成了村黨總支部的課題。

去年9月,合興村與“中國敘事聯盟”組織合作,聯合推出“老兵敘事”活動,每兩個月左右舉辦一次。每次活動邀請6到8名老兵及家屬參加,村組干部、志願者及青少年學生等參與旁聽。活動中,主持人啟發每一位老兵講他們的軍旅故事和退役后的工作、生活故事,講在部隊中學到了哪些對人一生有用的東西。於是,一些過去大家所不了解的感人故事被挖掘出來。活動中,大家還總結出了老兵應有的品格,探討當下該做些什麼,並付諸行動。

“‘老兵敘事’是一座連心橋,凡參加過活動的老兵和家屬都把我們村干部當親人,對村裡各項工作都支持配合,其中,黨員更是起到了帶頭作用。”年輕干部許秋華介紹,“老兵敘事”很好地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近年來,老兵中涌現出一系列先進黨員典型,如熱心關工委工作的陳永祥、金牌調解員茅永凱、優秀抗疫志願者陳飛標、多年服侍重病連襟的暖心大哥黃永其等等。

消除矛盾化解心結

合興村是個社會事業基礎較好的村,但過去積累的矛盾糾紛制約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如何解決這一短板,讓村裡發展更上一層樓?兩年多前到任的村黨總支書記唐敏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她想到用自己擅長的心理輔導技術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她最拿手的辦法,就是啟發村民“講故事”,然后進行心理引導。而“老兵敘事”只是合興村探索運用現代心理學開展社會治理的縮影。

在“老兵敘事”等載體的積極推動下,村裡長期積蓄的很多“老大難”問題一一迎刃而解,當事村民心中的“結”消弭於無形,鄉親們的心貼得更近了,去年該村捧回了一塊沉甸甸的“江蘇省文明村”獎牌。今年,“老兵敘事”活動品牌在該區雙擁晚會上作了展示。(陸霞 黃超霞)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