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圖書館效果圖。活動主辦方供圖。
9月24日,上海寶冶在其承建的南京江北圖書館和南京美術館新館(以下簡稱兩館)舉行“寶冶質造、央企擔當——助力南京江北新區高質量發展”質量觀摩活動。在“兩館”現場,參觀團實地觀看了超大型結構復雜的文化場館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大型公建質量管理及新材料應用等。
江北圖書館作為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採用信息化質量管理平台,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進行數據交換、存儲和分析、反饋,實現質量管理PDCA循環。圖書館內隔牆施工,選用鋁蜂窩輕質復合隔牆板。施工過程中,採用新型作業機器人輔助施工,避免了人工搬運,減少了人員高處作業的風險,提高了施工效率,安裝精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証。同時,該項目採用住建部推廣新技術10大項20小項,江蘇省建筑業新技術8項,包括自密實混凝土技術、機電管線及設備工廠化預制技術、金屬風管預制安裝施工技術等。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提高了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水平,樹立了企業質量標杆。
南京美術館新館施工現場圖。活動主辦方供圖。
南京美術館新館主體為超大跨度、大懸挑、多層回字形桁架結構,採用地面拼裝整體液壓提升技術。鋼結構提升量8016噸,整體提升建筑面積2.7萬㎡,對口合攏點96個,難度創全國之最。現場採用計算機同步控制傳感技術,解決了不同型號液壓提升器同步工作的難題。在提升過程中,使用6台智能測量機器人自動全方位測量對口控制點空間坐標,實現精准就位和提升同步性校准。
項目觀摩活動結束后,上海寶冶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朱虹進一步介紹了江北“兩館”項目情況。江北圖書館項目總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地下共2層,地上八層,集傳統閱覽與新媒體功能於一體,包括兒童閱覽中心、新媒體中心、南京城市影像記憶館等特色功能區,將打造成為市民自由活動的公共空間。南京美術館新館項目總建筑面積9.7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4層,主要包括美術館、公共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實驗影像中心、藝術品拍賣中心、畫庫及相關配套設施。目前“兩館”均已完成主體結構,正在進行消防、機電、幕牆龍骨安裝施工,預計2021年交付使用。
朱虹還指出,江北“兩館”項目自開工伊始就明確了爭創“魯班獎”目標。9月27日,南京市將在“兩館”項目組織市級“優質示范工程”觀摩活動,這既是對上海寶冶項目建設成果的一次全面質量體檢,又是對上海寶冶的肯定和鼓勵。
上海寶冶始建於1954年,是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業,擁有中國第一批房屋建筑、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以及國內多項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最高資質。據了解,作為新中國最早的一支鋼鐵工業建設力量,上海寶冶承擔並順利完成了新中國第一大鋼鐵基地武鋼的建設,之后又建設了馬鞍山輪箍廠、攀枝花鋼鐵基地、現代化寶鋼、越南河靜鋼鐵基地、馬來西亞關丹鋼鐵基地等一大批國內外冶金工程項目。進入新世紀后,上海寶冶在國內外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工程,如北京奧運會主場館國家體育場、上海世博會建筑群、深圳大運主體育館、青奧會主場館南京奧體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