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大豐恆北村:“特色梨”產業結出致富“小康果”

2020年10月05日08:31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原標題:鹽城大豐恆北村:“梨園”風光 富民路上結出“小康果”

  

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村的“早酥梨”遠近聞名。近年來,恆北村用活“早酥梨”這一品牌,圍繞“梨園風光、生態宜居、鄉村旅游”的發展定位,打造最美鄉村,“特色梨”產業幫助恆北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眼下,恆北村的早酥梨已收購完畢,可種梨大戶曹國權卻依然忙碌在果園裡,給梨樹施秋肥。他說,這是他的獨門絕學,30多年的種梨生涯讓他有了許多這樣的小竅門,種出來的梨品質頂呱呱。2017年,曹國權在村裡的幫助下,嘗試嫁接了蘇翠和翠玉等新品種。今年,新品種上市讓他收獲了更多的喜悅。

  曹國權告訴記者,蘇翠一號和翠玉品種今年已經豐收了,在網上賣6元錢一斤,價格還是可以的,是老品種的好幾倍。

  嘗到甜頭的曹國權今年增加了翠冠梨的種植面積,准備明年大干一場。在恆北村,已經有1000多戶人家種梨,果園面積達到8000多畝,“恆北早酥梨”榮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已成為恆北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為了擴大銷售渠道,恆北村成立恆北麋鹿早酥梨專業合作社,依托各大電商平台,做大果品網絡銷售渠道。

  鹽城市恆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運營主管呂新算了一筆賬:今年合作社共計收梨100多噸,進行電商售賣的接近60多噸,價格直接提升到8元一斤,折合銷售額80多萬元。

  做大“梨”文章,2019年,全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00多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達3.16萬元。可在十年之前,恆北還是一個無區位和產業優勢的農業村,為解決發展瓶頸,恆北以梨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記者注意到,在恆北不僅有梨,還有文旅融合的梨產業。這瓶梨酒,就有一個美好的寓意——永不分離。恆北的梨加入了這些文創元素之后,身價漲了100多倍。

  這兩天,恆北村的黨委書記李曉霞一直忙碌在文創一條街的建設現場,她說,這個項目,是恆北打造旅游夜經濟的重要一環。目前,恆北以梨元素打造特色文創產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成112畝梨園風光主題公園、300畝原鄉星星親子園、3.6畝原鄉溫泉度假酒店等鄉村旅游景點,不僅當地村民受益良多,還吸引了大批能人巧匠、外來創客來投資發展。

  江蘇原鄉溫泉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百良介紹,目前投資完成了2億多,接下來還有5億多的投資,特別是蘇南地區以及上海的游客,對這些產品還是非常歡迎的。

  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村民宿店主張麗說:“恆北村旅游發展起來了,最得實惠的是我們老百姓了。我們家的民宿也開起來了,生意也很好。”

  去年,恆北村接待游客32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00萬元。“梨園”風光,小小一顆“梨”讓恆北村走出鄉村振興特色路。

  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告訴記者,以恆北文創、果品、美食、民宿四大特色產業,集聚恆北果農、外來創客、社會資本、專業團隊,努力打造“恆北很美、梨園天下”旅游品牌,讓恆北的梨產業、梨文化旅游品牌享譽全國。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恆北村採訪時,記者發現無論是村民還是村干部身上都能體現一個“活”字,思想活、方法活,全村上下緊盯“梨”這一定位,因地制宜不斷調結構、轉方式,做精做深發展規劃,為恆北發展注入源源活力,讓恆北村成為景美、人富的新農村。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元 田遠 大豐台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