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新樂章匯成幸福交響樂——重慶南川廟壩村的“彩色”致富路

2020年10月06日18:0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彩色新樂章匯成幸福交響樂——重慶南川廟壩村的“彩色”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柯高陽

從重慶南川城區出發,沿著蜿蜒的盤山道路向東行駛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廟壩村。清澈的山泉、碧綠的草場、整修一新的民居……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滿眼綠水青山,處處生機盎然。

其實,僅在十多年前,這裡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120多戶共300多位村民隻會守著綠色寶庫挨窮受苦。

“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廟壩村位於重慶金佛山東麓,平均海拔1400米,是南川區位置最偏遠的村落之一。地理環境賦予村子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可廟壩人卻“困”守深山,望山興嘆。

想發展,學會“靠山吃山”是廟壩村人迫在眉睫的一課。

黃連是廟壩村從山裡“挖”出的“第一桶金”。村黨支部書記程坤祥說,廟壩雖然缺少良田,但各方面條件都特別適合種植黃連。憑借發展黃連種植產業,村裡修通了第一條水泥路,蓋起了第一間新房,培養出第一個大學生。“苦黃連帶來了甜生活。”

在“靠山吃山”的同時,廟壩村人也沒忘“護山養山”。得知黃連喜陰,村民們便自發在山間種樹,山林越來越綠﹔為了保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頰黑葉猴的核心生活區域,廟壩村關停了每年產值60多萬元的小水電站……現在,廟壩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9%,全球僅存2000多隻的白頰黑葉猴,棲息在廟壩村附近的就有200余隻。

而一條公路則帶來了更多“紅火”。

2014年,南川山王坪景區至廟壩村的旅游公路通車。昔日因交通不便而“深鎖山中”的廟壩風景很快受到游客們喜愛,曾經冷清寂靜的小山村漸漸熱鬧了起來。

游客紛至沓來,廟壩人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2015年,村民田應權瞅准時機辦起了廟壩村第一家農家樂,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服務。農家樂生意興隆,夏天旺季時常“一房難求”。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廟壩村先后開起了5家農家樂,2019年接待游客3.5萬人次。如今,漫山遍野的竹筍、村民放養的雞鴨、種植的高山蔬菜,也都成為當地廣受游客追捧的“爆款”土特產品。

村民們接續守護的黑葉猴,也成為廟壩村的一張“旅游名片”。村中的主干道被命名為“黑葉猴大道”,布置有向游客介紹猴群生活習性的展板﹔路旁的猴群雕塑錯落有致,與草木融為一體,相映成趣。村委會還注冊了帶有黑葉猴元素的公共品牌,提升了村裡土特產品的品牌價值。

黃連、綠樹、青竹筍、白頰黑葉猴……為實現從貧困山村成為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蛻變,廟壩村人硬是從深山裡蹚出了一條“彩色”致富路。

如今,廟壩村已實現整村脫貧,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大部分農戶在城裡或鎮上購買了商品房,不少村民還購買了私家車。

“實踐証明,我們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產業發展帶動生態脫貧、生態致富的新路子。”廟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宋建峰把村裡近年來發生的變化比作“交響樂”:“我們的黃連、筍竹、蜂蜜、森林康養四大支柱產業就好比色彩斑斕的不同樂章,交織融匯,成為一支幸福生活的動聽樂曲。”

(責編:王艷、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