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大假期間,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游客爆棚。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游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游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游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記者7日上午聯系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后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據沸點拍客6日回訪看到,該景區確實已焊裝了幾十個鐵網,將游客與佛像隔離,並且新增了不少警示牌。保安人員也表示,為了防止游客觸摸佛像,增加了不少人手。
千年石窟遭遇不文明游客 摸佛頭能帶來好運?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裡,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這次國慶假期,如同國內其他很多著名景區一樣,這裡也迎來了大量游客。原本出於保護目的,景區設置了相關護欄將佛像和游客分隔開來。但有人發現,由於一些佛像緊鄰過道,仍有不少游客在隔著護欄的情況下,依舊將手伸進內部觸摸。
通過國慶龍門石窟現場的畫面可以看到,在游客行走到靠近棧道的兩尊佛像面前時,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伸手去摸一摸。即使旁邊有高高的防護欄,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手。更有人把自己的孩子直接抱起來,讓孩子伸手去摸,還有一個小男孩兒直接從防護欄下邊鑽進去,近距離觸摸佛像,他的家長則負責在外邊給他拍照。
據景區保潔阿姨說,這兩尊佛像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已經有差不多1000年的歷史了,跟游客說過很多次,一定不要伸手去摸,但是總有人不聽。大家都覺得摸摸佛頭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但其實這樣是對佛像最大的不尊重。
景區管委會:
今后會常態化設置固定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
此事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游客摸出包漿”的話題也沖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在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
包漿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指文物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一位名為“成為你的歌_”的洛陽網友表示,“景區一直都廣播提醒請勿觸摸佛像,之前還在被摸得特別嚴重的區域設置了明顯的提示牌,后面全被人撕壞了。去的時候看到景區工作人員一直都在提醒不要摸佛像,但依然有人我行我素,等工作人員走了繼續摸甚至進入洞窟拍攝,完全不聽勸告。保護文物不是哪一個工作人員的事情,這應該是全民都應該做的!”
龍門石窟管委會向記者透露,10月2日發現情況后,當地旅游局向文物保護的責任單位,即龍門石窟研究院匯報了情況,“研究院當天下午採取措施,在可以接觸到的石刻文物處增加安保人員到現場引導游客,並且制作提示標牌。在3日晚上游客離開之后,還增設了高密度防護網。”
管委會還表示,“今后會常態化地設置固定的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並且還會有志願者在現場勸導游客文明旅游。”龍門石窟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保護性修復,但是不會考慮挪動佛像或者棧道,使其遠離游客的觸摸。
石桃祛病消災、摸“霍去病”保健康?
不文明旅游行為何時停
除了龍門石窟,這次大假期間,同在洛陽的白馬寺景區也是游人如織。大量游客爭相觸摸景區內一個外形酷似桃子的石頭,稱摸了它能祛病消災。這個“壽桃”被游客摸得油光發亮,但據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這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塔的塔尖,后因戰亂塔身被毀,隻留下了這一部分。而在甘肅蘭州的五泉山景區公園內,每天都有大批游客為了祛病祈福,不惜排長隊去摸歷史人物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借“霍去病”的名號,保佑一生健康。很多網友對游客們摸霍去病雕像刻字的行為嘲諷不已,認為這些人完全是在“亂迷信”。此外,幾年前陝西西安華清池景區內的楊貴妃雕像也曾多次遭遇游客“毒手”,被工作人員譴責后,游客還振振有詞,“花錢進來為什麼不能摸”。這樣不文明的旅游行為經常見諸公眾的視野,讓人汗顏。
作為游客來說,如何做到文明出游?除了要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還要服從疫情防控期管理規定,佩戴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做到文明、安全、綠色旅游。要講究社會公德,愛護公物,特別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不亂刻亂畫,不得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不聚集扎堆,讓文明旅游成為一種新風尚。 (記者 胡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