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推動文化兩“業”齊飛 培育重點項目69個

2020年10月10日15:48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海門推動文化兩“業”齊飛

“爸爸媽媽,你們快來看,這裡就是張謇先生居住的地方。”“原來酒是這麼做出來的。”……國慶期間,位於海門區常樂鎮的頤生文博園內人頭攢動,迎來了今年的旅游小高峰,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來瞻仰張謇先生故居。

目前,海門共培育南通市級重點文化產業項目69個,實際完成投資60億元,項目數、投資額列南通市前列。其中15個項目入選國家文化產業重點名錄庫,總數列全省前列。

近年來,海門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江海博物館,是全國唯一、江蘇首創,全面展示江海文化起源、傳承、發展的省級主題館,年接待60萬人次。張謇文化旅游景區被評為全國4A級旅游景區,常樂頤生村被列入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大東博士園、金牛寨農庄被評為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

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海門區文化中心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的首批“中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項目”的示范工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該項目規劃面積104畝,分為圖書館、劇院兩個項目實施。圖書館項目總投資約1.77億元,分成人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2021年竣工﹔劇院項目總投資5.8億元,包括1200座大劇院、400座東布洲百姓劇場、海門山歌藝術劇院及配套商業、室外演藝廣場等,計劃2022年全面建成啟用。

近年來,海門圍繞“張謇故裡、詩畫海門”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張謇、古鎮、家紡、鄉村田園等文化元素,竭力尋找各類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最佳契合點。位於常樂鎮的張謇故裡小鎮是省級重點項目,是一個以文化旅游、田園度假、研學教育、康養旅居、鄉村復興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文旅小鎮,該項目於今年4月開工。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核心理念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指引下,海門在沿江長7200米,寬400至700米,面積4平方公裡的江邊建設以“江、花、水、月”+“文化、運動、休閑”為特色的海門南布洲沿江景區,旨在打造成集生態休閑、觀光體驗、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長三角乃至全國富有濱江特色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該項目投資10.5億元,今年7月該旅游項目啟動。

5月28日,2020中國海門經貿投資洽談會專題活動——“全景海門”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上,海門、太倉、江陰三地簽訂了《共同推進文化旅游領域跨江融合發展合作協議》,實行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群眾文化場館區域聯動共享,共同推進三地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海門重點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33億元,同比增幅94.9%﹔新增規模文化服務業企業6家,實現營收5625.8萬元,佔全區文娛行業營收總額的42.8%。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8月10日,首屆海門區文旅夜市系列活動月暨第五屆江海大舞台文化惠民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江海文化公園如期舉行。江海文旅公司副總經理商建坤告訴我們,這次夜市前期共招募了53家商戶,分非遺文化類、文創商品類、小百貨、美食四個街區。整整10天,每到華燈初上,江海文化公園便成了網紅打卡地。

百姓舞台已經成為海門市民的“快樂大本營”。9月12日,海門常樂鎮長春村“月之光”舞蹈隊在村部的百姓大舞台上跳起歡快的舞蹈﹔周志新是悅來鎮一名普通的退休黨員,年已古稀,他組織一批愛好文藝的骨干分子成立了一支藝術團隊,先后創作了40多個表演形式不同的文藝作品在百姓舞台演出。

海門在南通市首創文化禮堂和百姓舞台,已建成47個,為農村群眾提供了家門口的“文化大餐”。今年計劃創建鄉村文化禮堂12個、百姓舞台23個。(陳 靜)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