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推廣農村產權線上交易 鄉村振興源頭活水來

2020年10月14日16:33  來源:海安日報
 
原標題:鄉村振興“源頭活水”來

鄉村振興離不開億萬農民的辛勤汗水,也離不開好的制度安排。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陸續出台,一系列配套的農村改革措施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農村產權線上交易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農村產權線上交易,為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增添了活力。

大公鎮馬舍村20組的許永來退休前是村裡的民兵營長,從2016年起,他陸陸續續收了近200畝群眾不願意種的土地,由自己統一規模經營。在沒有產權線上交易之前,流轉老百姓的土地需要通過鎮上產權交易中心登記備案,手續繁瑣,每次都要鎮上、村裡跑幾個來回。因此,一些小的田塊,許永來就直接跟老百姓約定租金,每畝從400元到800元不等。不過,漸漸地,許永來發現,這種“私下約定”多多少少會因為價格問題產生矛盾。線上交易方式的出現,讓許永來的困擾迎刃而解。

“線上交易遇到麻煩,政府會幫我們處理。”許永來說。正是因為吃下了這顆“定心丸”,9月底,許永來又鼓起勇氣,通過線上產權交易平台以700元每畝的價格,成功競拍下村裡58畝土地,讓自己的規模種田之路越走越寬。

35歲的楊陽,在城區經營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今年上半年,楊陽在江蘇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台上發現,大公鎮常河村有一筆土地經營權要轉讓,共計257.08畝。正打算拓展經營范圍、發展家庭農場的楊陽和合伙人一拍即合,拍下了這些土地,創辦了海安燁語家庭農場。從下定決心到正式拍下土地經營權,楊陽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今年7月24日,土地順利流轉到楊陽及他的合伙人手上,並種植上了第一季水稻。目前,水稻灌漿成熟,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楊陽告訴記者,預計今年每畝純收入可以達到300元,“產權線上交易特別方便,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操作,公開、透明,比以前那種流轉方式要先進很多。”

其實,農村產權線上交易不僅方便了像許永來、楊陽這些農業經營主體,提高了產權交易效率,也給村級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就在楊陽流轉土地的常河村,村會計謝佳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農村產權實現網上交易,使得一些年輕化、經營能力更強的競標人參與競標,此外,參與競標主體更多、競爭更激烈,一宗交易產生的溢價普遍高於以往。僅僅他們這一筆線上交易的畝均溢價就達到了110元,可以增加村營收入近3萬元。

9月8日,市農村產權線上交易推進會在大公鎮召開,我市各區鎮街道農社局以及產權交易中心負責人觀摩了大公線上交易現場,學習大公經驗,並在全市整體推進農村產權線上交易工作。“大公鎮產權交易中心將會以此次觀摩會為起點,進一步規范產權交易行為,確保農村產權交易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大公鎮農村社會事業局副局長陳月紅說。

自2015年起,我市成立了市、鎮兩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每年發生的農村產權交易均在2億元左右,連續3年被評為省農村產權交易工作成效顯著單位。目前,我市可以在線上交易的農村產權包括八大類: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村養殖水面經營權、農村生產設施設備、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涉農資金建設項目、林權、海域使用權,即將納入線上交易的農村產權項目有農村股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組織、農村經營主體、農民均可登錄江蘇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台,進行招標和投標、競標,讓農村經營要素進一步充分暢通、流動,加快農村改革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線上交易競標人都在網上進行操作,不見面減少了圍標串標的機會,讓我們的交易更加公平、公正、公開。”市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主任孫寶潭介紹。■ 記者 周存軍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