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特殊患者。該患者因為對自己的身高感到不滿,在國外做了斷骨增高手術,結果導致雙腿嚴重感染無法行走,甚至面臨終身殘疾。總台央視記者就此事件進行了調查。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磊:這名患者22歲,男性,當時是拄雙拐來我院就診,通過拍X片發現雙小腿做了增高手術,骨折斷端沒有完全愈合好,手術部位的皮膚有炎症反應,患者自訴此前在國外做過斷骨增高手術,目前,仍然不能獨立行走。
據當時接診的王醫生回憶,該患者在其奶奶的陪同下來就診的,患者此前在韓國工作,今年5月在韓國做的斷骨增高手術,手術時,父母並不知情。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磊:根據患者的情況,我們建議患者口服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適當增加負重鍛煉,如果三個月內,仍然沒有骨愈合跡象,應該考慮施行自體骨移植手術治療。
“斷骨增高”風險高 運用不當危害大
“斷骨增高手術”又稱“肢體延長術”,這種手術風險極高,多年前,我國就明確出台相關規定,對此類手術進行嚴格管控。
早在2006年,原衛生部出台《關於對“肢體延長術”實施嚴格管理的通知》規定:“該項技術適應証為先天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損或肢體不等長,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不具備以上適應証的,嚴格禁止使用肢體延長術﹔嚴禁用於美容項目。”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磊:斷骨增高手術是根據肢體組織在一定的力量刺激下可以再生的原理,把小腿或大腿的骨頭“斷開”,然后在體外安裝具有牽伸作用的外固定支架,每天不超過1毫米的速度,將肢體緩慢延長到滿意的長度。
此前,原衛生部出台的通知中,明確規定:“肢體延長術是一項骨科臨床治療技術,不屬醫療美容項目,醫療美容機構不得開展此項技術。開展該項技術的醫療機構,應為具備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或骨科專科醫院,具有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骨科”診療科目。”
同時,記者了解到,斷骨增高手術風險極大,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 主治醫師 王磊:在實施斷骨增高手術時,外固定“增高器”的鋼針要穿透術者的雙腿,可能損傷腿部的血管、神經組織,造成感染,甚至引發骨髓炎,造成殘疾。
醫療事故維權難 多鍛煉可增高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一旦發生此類醫療事故,患者都會面臨取証難,維權難的局面。為此,我們的記者採訪了相關的專家。來看看他們給出的建議。
北京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季靜:如果在國外的機構就診出現意外,我們建議咨詢當地的律師,或者相應的主管部門進行維權。如果存在國內向國外輸送這樣一條產業鏈的情況,患者也可以向國內的中介機構、介紹人,向其進行侵權損害的賠償。
季律師說,如果國內的機構違規開展”斷骨增高”手術,患者可以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追究相關機構的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如果構成違法犯罪的,患者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如何科學增高,運動學專家也給出了建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教師 張亞菲:在運動方面,16、17歲前,多做一些跑跳的練習,來刺激骨骼生長,做些拉伸練習,增加骨間距,到17歲之后,骨骼趨於完整、趨於成熟。多做負重練習,中大強度的負重練習,可以讓青少年受益一生。
專家表示,除了運動,營養方面也要跟上,青春期時,要補充膠原蛋白和蛋白多糖、鈣、鎂、鉀、銅等骨營養素,讓骨骼富含彈性、增強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