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兆堂:13年堅持不懈為抗美援朝烈屬圓夢

2020年10月16日10:36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跨越70余年的期待與守望,隻想知道父親長什麼樣﹔持續13年的尋找與幫助,隻因一顆敬佩英雄、熱愛老兵的心……

南京市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軍轉干部歐陽兆堂,連續13年幫家住安徽歙縣漁梁的抗美援朝烈士家屬、79歲的老人姚存林尋找父親照片,並助其解決生活難題。

相識,源於13年前一封信

2006年9月,為展現軍區部隊光輝歷史和基層建設的豐碩成果,原南京軍區籌建軍史館,面向社會各界征集文物史料。2007年的一天,當時在軍區軍史館籌建辦服役的歐陽兆堂,收到一封來自安徽歙縣老先生姚存林的來信。

姚存林在信中說,想尋找抗美援朝烈士父親姚鈞鑑的照片。父親姚鈞鑑是歙縣人,1949年春天當兵。從給家中來信中得知,當年姚鈞鑑參加的是第三野戰軍30軍88師,在1950年11月就已入朝參戰。1952年2月23日,最后一封來信地址落款是“第九兵團廿六軍八八師二六二團一營三連”。

姚鈞鑑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再也沒有回來。姚家沒有留下一張姚鈞鑑的照片,父親的容顏在孩子的心中也幾乎沒有痕跡。

“接到姚存林的來信時,我的心裡五味雜陳。姚鈞鑑入朝參戰犧牲了自己。結果,他的兒子、女兒連父親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你說,做子女的心裡該是怎樣的想法?”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歐陽兆堂記憶猶新。

歐陽兆堂被姚存林多年尋找父親相片的精神打動,懷著一顆敬佩英雄、熱愛老兵的心,從而踏上為姚存林老先生圓夢之旅,一找就找了13年。

尋找,13年從未放棄

查找各種軍史資料檔案,尋訪抗美援朝老兵,上網絡上發帖子,發微博救助,歐陽兆堂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方法。遺憾的是,他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但是歐陽兆堂相信,隻要不放棄,就有希望。“我到山東煙台去征集史料的時候,遇到志願軍女干部,很想念抗美援朝中的女戰友,可惜找不到了。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名叫王玉英,我協助她寫了文章,發表在江蘇、山東等地的媒體上,沒想到,見報后第二天就有了結果,她順利找到了戰友。”

這件事也給了歐陽兆堂極大的激勵,“我也會和姚存林一起努力下去,有努力總會有希望的。”這種動力促使歐陽兆堂一直幫助姚存林尋找13年。

畫像,再現烈士容貌

時間相隔六七十年,抗美援朝志願軍傷亡又是如此之大,想尋找一張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友保留的照片那真猶如大海撈針。

歐陽兆堂幫姚存林尋找父親相片多年無果后,他也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 歐陽兆堂想到,能不能通過畫家畫像的方式來寬慰姚存林,滿足他見父親容貌的心願。

民間向來有長子最像父親的說法,通過姚存林年輕時的照片,應該可以畫出姚鈞鑑的面容輪廓﹔而且,姚鈞鑑小時候的伙伴不少還健在,也依稀記得他的樣子,通過他們,可以對畫出的照片進行修正。

在得到姚存林老人的同意后,歐陽兆堂張羅開來。他聯系到安徽省歙縣當地的著名書法家吳寒西,根據老年鄰居的回憶,照著姚存林年輕時候的照片,繪制姚鈞鑑畫像,經過一周時間的趕制,畫像繪制完成。

雖然只是畫像,但是在姚家人的心裡,那也是時隔了六十余年,再次見到了父親姚鈞鑑的容貌。

往來,成為忘年之交

姚存林與歐陽兆堂父親年齡相仿,歐陽兆堂與姚存林的兒子同歲,姚存林對歐陽兆堂以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歐陽兆堂對姚存林以父輩尊稱。

每隔一段時間,姚存林都要打電話或微信視頻給以問候,講述與其它志願軍老兵交流事宜。歐陽兆堂經常對姚存林身體狀況表示關心,並對其相告軍屬優撫政策,抗美援朝相關信息等。姚存林每次住院看病,歐陽兆堂都拿出現金慰問。

姚存林在歙縣漁梁街姚江巷一幢明末清初的木結構老房子,由於年份太久且風吹日晒,加之姚存林家中經濟困難無力維修,成為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歐陽兆堂得知后,致信到當地鎮政府,希望能從關心烈屬的角度解決危房問題。徽城鎮領導高度重視,考慮到姚存林家的實際困難,為他解決了一套公租房。

他們長時間交往卻一直未能見面,2017年歐陽兆堂主動邀請姚存林一家四口來南京旅游,歐陽兆堂陪同游覽南京著名風光,共話家常,實現了姚存林要見恩人一面的願望。(汪晨 南京市雨花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