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恆美 梨園處處花果香

2020年10月17日07:4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恆北恆美,梨園處處花果香

  不見金色稻浪,恆北的秋天是挂在枝頭黃澄澄的梨、紅通通的柿。從沈海高速大豐出口下,車未行多遠,便駛進連片的果園,空氣裡彌漫著梨果的芬芳,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恆北村就在眼前。

  梨園深處,黛瓦白牆的民宿掩映其中,溪流清澈蜿蜒,梨是黃金梨,樹是搖錢樹。“梨樹還未到豐產期,現在一棵能結果三四十斤,每畝年產值五六千元。若長到超過5年時間,每棵樹能挂100多斤果。”10月10日,恆北村村民曹滿進在自家梨園裡採摘晚熟的開菲梨、黃金梨。作為全村第一個種梨樹的人,他也是當年村裡第一位靠種植果樹建起樓房的萬元戶。

  恆北村原名美滿村。1968年前,村民還是以種植棉糧為主,當時鎮上的農技員出差遼寧,帶回4根早酥梨穗條試種,最終成活了1根。正是這根穗條,讓現在的恆北枝繁葉茂、梨果飄香,早酥梨種植成為特色產業。“全村9600畝耕地,林果佔7600畝,98%的村民種植梨樹成為果農,恆北成為全國最大的早酥梨生產基地之一。”恆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告訴記者。

  1984年,恆北村黨員干部帶頭種果樹,恆北連片梨園達400畝。鋪路、架橋、清河道、建公園……環境越來越好,梨園面積逐漸發展到4000多畝。2013年4月,恆北舉辦首屆梨園風光鄉村旅游節,花開如雪,芬芳醉人,數萬名游客聞“香”而來,村民們驚喜地發現:風景也能賣錢!

  每一棵果樹,在恆北都被賦予更多價值。走進恆北梨館,疏剪下來的梨樹枝條被壓成梨木,雕上梨花,做成梨木梳,七夕節賣得特別火。一個泡著8隻完好早酥梨的大酒瓶被稱為“鎮館之寶”。“給梨套袋不稀奇,套酒瓶才有意思。”村民王玉杰說,當梨在樹上才拇指大時,套上酒瓶、讓梨在瓶中生長,6月底摘下送到酒廠釀梨酒,每隻套瓶梨村民能得10元,比隻賣梨高近10倍的價。王玉杰說,每年僅靠給梨套酒瓶,他就增收5000多元。

  生態恆北到處是寶,每棵樹、每朵花、每隻果,都有做不完的富民文章。2013年,依托果樹種植產業,恆北加快發展鄉村旅游,一二三產業相融並進。通過與省農科院合作,恆北梨園裡種植的新品種越來越多。“恆北早酥梨”等40多項產品獲國家注冊商標。同時,梨果產業鏈不斷拉長,梨系列衍生產品更加豐富,梨文化旅游日漸紅火。如今的恆北,是“江蘇最美鄉村”。每年除夕賓館和民宿爆滿,數百名上海游客走進恆北過新年。

  “梨花開時,還未結出的梨就被預訂一空了。”村民曹國權用粗糙的雙手,拍出最美的梨照片和視頻,為的是“記錄梨的一生”。通過在南京做外貿的女兒,曹家的梨都從線上銷售。“開花期、小果期、中果期、採果期,我都會拍一些照片和視頻,發給女兒傳到網上。女兒那邊訂單一到,家裡就抓緊採摘又大又好的梨,立刻包裝寄出。”目前市場上梨的價格每斤三四元,而曹國權在網上可以賣出六七元,幾百斤梨遠不夠賣。

  在恆北早酥梨專業合作社,通過線上銷售出去的梨一盒有9個,如果客戶發現有品質不好的,可拍照發回,合作社將以雙倍數量再寄過去。質朴而誠信的營銷,讓恆北的梨“圈粉”不少。合作社輻射周邊6個鎮2個農場,帶動3369人致富,恆北“麋鹿”牌系列果品年銷售達3500萬元。

  徜徉梨園,記者見到正用割草機除草的村民。“無論如何都不會噴除草劑,那樣土壤會板結,長出的梨也不好吃。”村民說,他們喜歡用含鉀量多的菜籽餅作肥料,或者將青草作為綠肥,“草能‘熟’化土地,看這地底下,蚯蚓多著呢,這樣結出的梨哪能不甜?”如今,恆北梨園每年迎客35萬人次,當地贏得“恆北恆美”美譽。(卞小燕)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