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好人"拉貝后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2020年10月20日1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南京好人”約翰·拉貝后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當中新社記者近日撥通托馬斯·拉貝的電話,這位德國老人反復提及的一個關鍵詞是“感激”。

“南京好人”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資料圖為托馬斯·拉貝(左)日前在海德堡出席一場活動。 中新社發 受訪者 供圖

托馬斯·拉貝是德國著名的海德堡大學醫院教授,同時也是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他的祖父便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南京好人”約翰·拉貝。

“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而我本人及家族同樣和中國人民有著密切的聯系。”托馬斯·拉貝的祖父約翰·拉貝曾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在華代表。侵華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期間,約翰·拉貝召集一批正直的國際人士建立了國際安全區,拯救了約25萬中國人的生命。他所寫下的《拉貝日記》也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德國波茨坦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專題展覽,開辟了一個展區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展出約翰·拉貝照片。(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今年1月底,德國境內確診首例新冠病例。3月,德國迎來疫情第一波高峰,口罩等防疫物資一時間十分緊缺。令托馬斯·拉貝難忘的是,在疫情暴發后,他本人收到了來自北京和南京等地多家機構捐贈的防疫物資。這當中最“特殊”的是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轉交給他的一批防疫用品。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患難見真情’。”托馬斯·拉貝表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暴發后,他曾聯系過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希望中國能為他所在的醫院、他本人及家人提供一種在中國生產的藥物。“沒有想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立即與中國國內相關部門溝通和聯系,並且為我們找到了這家制藥廠,這家制藥廠還免費贈送給了我們這種藥物。”

托馬斯·拉貝說,中國駐德使館的工作人員一刻沒有耽擱,驅車從柏林將大批防疫物資和藥品運到海德堡,為他的家庭、也為海德堡當地抗疫提供了當時所急需的幫助。

“在此我再次深表感謝。這就是發生在我和我的家人身上的鮮活例子——在艱難的時刻,德中兩國人民守望相助,患難見真情。”托馬斯·拉貝說,疫情期間他所親歷的海德堡與中國的抗疫合作是兩國人民間友誼代代相傳的生動寫照,“這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民族”。

在專訪中,記者與托馬斯·拉貝聊到了德國對其祖父的紀念。由於曾短暫加入納粹黨,約翰·拉貝返回德國后處境淒涼,晚年在飢寒交迫中辭世。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德國境內對約翰·拉貝的紀念活動逐漸增多。2019年7月,來自中國江蘇的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在柏林國家歌劇院舉行歐洲首演。今年6月起在勃蘭登堡州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特展上還專門展出了《拉貝日記》。

正在德國波茨坦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專題展覽專門開辟了一個展區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圖為展出的《拉貝日記》。(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托馬斯·拉貝說,十分遺憾的是,由於自己已經年近七旬,屬於新冠肺炎高危人群,無法前往波茨坦會議舊址目睹《拉貝日記》在那裡展出的實況。“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大好事。”

為傳承家族對和平的追求,多年來,托馬斯·拉貝在全球建立了六家約翰·拉貝國際交流中心,其中三家位於德中兩國。在他看來,德中兩國醫學界和社會各界在疫情期間的緊密合作和真誠交流無疑是以對話交流化解危機的生動案例。

“疫情期間,我每天都與中國的機構和友人保持著交流。”托馬斯·拉貝表示,他正在完成一部關於約翰·拉貝的新書,該書將以中文、德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發行,同時也將推出電子版。“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明年1月祖父去世71周年紀念日時問世。”

“我衷心祝願德中兩國人民的友誼地久天長!”托馬斯·拉貝說。(彭大偉)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