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還湖3174畝 以生態自覺實現綠色發展

2020年10月22日15:25  來源:無錫日報
 
原標題:無錫以生態自覺實現綠色發展 還湖3174畝,為太湖增生態容量

半個多世紀前,為了生存發展,太湖竺山湖區域圍墾建圩﹔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為了更好守護太湖水,竺山圩主動退圩還湖,把從大自然手裡拿走的又還回去。10月17日,宜興竺山圩退圩還湖工程正式動工。

昨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部分魚塘內部水已抽干,八台挖掘機正在緊張有序的作業。“3174畝的還湖面積,既體現了地方一以貫之的生態堅守,也折射了堅持以生態自覺實現綠色發展的主動作為。”宜興市水利局局長蔣華平認為。

竺山圩,特殊。其特殊性不僅表現在歷史沿革,更體現於它在太湖治理中所面臨的現實。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為緩解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壓力,太湖沿岸開始圍墾建圩、圍網養殖,於是便形成了6286畝的竺山圩。而該區域北靠殷村港,南臨燒香港,處於兩條入太湖河流中間,是當地治太的重中之重。從太湖清淤、化工企業關停、沿太湖3公裡水產養殖整治,到如今的太湖退捕,竺山圩一直在改變。“僅區域內退漁面積就達到1000多畝。”周鐵村黨總支書記吳智君透露。

“3174畝,為太湖擴容的同時,更是在為太湖增加‘生態容量’”。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侃認為,圍墾建圩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太湖調蓄洪水容量,廢污水排放影響了太湖水質,同時也破壞了湖泊邊緣淺水區灘地的水生態系統,降低了湖泊水環境自淨能力。

聚焦防洪、調蓄、生態功能三大重點,該工程從理念提出到方案編制再到專家論証,前后經歷了多次修改完善,最終確定退圩還湖、堤防建設、生態修復三大工程內容,總投資達10.9億元。屆時,外圍3.2公裡老堤將全部拆除,在區域內新建環太湖大堤3.56公裡。生態修復工程將圍繞環太湖大堤兩側區域開展。大堤迎水面計劃構建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生態攔截淨化帶,種植水生植物來削減風浪的同時改善局部區域水質。大堤背水面區域則計劃構建湖濱生態恢復區,通過微地形塑造,增加湖底生物多樣性,打造水下森林,面積約14.4萬平方米。眼下,竺山圩東北部分退圩還湖先導段已啟動實施,面積達505畝,計劃明年初就能完工。

隨著生態修復的深入推進,未來,退圩還湖區域將逐漸凸顯濕地公園功能價值,與落戶的大拈花灣項目、瀆邊美麗鄉村等串點成線,共同打造富有特色的環太湖生態走廊,改變太湖西岸生態格局,擦亮太湖生態底色。(蔣夢蝶)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