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清晨,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黑林鎮吳山村村民張善香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流到洗菜池中。“以前供水是按時段供水的,很不方便。現在24小時供水,想什麼時候用水都可以。”張善香說。
隨著贛榆在今年6月底實現農村居民飲水與城區居民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江蘇提前半年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年度建設任務,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區域供水一體化。
農村飲水安全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江蘇已連續多年將農村飲水安全列為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並納入省委省政府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和專項行動方案。2016年起,江蘇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責任,同步推進農村和區域供水工程建設,組織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十三五”期間,江蘇共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投資80余億元,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7萬余公裡,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人,農村居民飲水型氟超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農村小水廠全部關停並購,全面實現了規模以上水廠集中供水,江蘇供水保証率達95%,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8%以上。
今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受疫情影響,各地重新調整工程建設進度,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各有關縣(市、區)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向小水廠供水、飲水型氟超標等重點難點問題“亮劍”,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建設目標。
今年以來,江蘇累計關停並購農村小水廠70座,全面關停並購農村小水廠﹔通過區域供水地表水水源置換等方式,徹底解決3個縣(市)10.22萬人飲水型氟超標問題,全面消除飲水型氟超標。
“區域供水推進到哪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就建設到哪裡。”省水利廳一級巡視員葉健說,江蘇加快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更新、改造、配套農村供水管網4200余公裡,新建10萬噸地面水廠1座,有效解決了部分地區供水工程標准低、規模小、老化失修的問題,降低了管網漏損率,提高了供水保証率。
建好不是終點,江蘇將對蘇北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回頭看,確保各項任務不折不扣高質量完成。盡快啟動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按照農村供水新標准,繼續做好農村供水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水源地達標建設、水質監測以及監管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城鄉供水保障工程體系和規范化管理體系。
“十三五”期間,江蘇補強水利基礎設施短板,成功抵御多次水旱災害。江蘇水利重點工程年均投資120多億,累計完成600多億元。重點實施新溝河延伸拓浚、新孟河延伸拓浚、望虞河除險加固和西岸控制、長江河勢控制、長江堤防能力提升、淮河重點平原窪地治理等骨干水利工程。
依托長期構建的水利工程體系和防汛抗旱運行機制,通過超前預警、科學防控、精准調度,江蘇成功抗御了2016年太湖流域性特大洪水、秦淮河流域超歷史記錄洪水,2017年淮河嚴重秋汛,2019年蘇北地區60年一遇干旱、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華東第3號強台風“利奇馬”、沂沭泗地區1974年以來最大洪水,2020年長江超歷史大洪水、太湖超超標准大洪水、淮河流域性較大洪水和沂河1960年以來最大洪水,實現無重大災情、無重大險情、無重大損失、無人員傷亡,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勝利。
交匯點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