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渠道助力老人繼續發光發熱 提升幸福感

2020年10月26日07:3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退休后“發光發熱”,“刷”出存在感

對許多老人而言,退休往往意味著脫離社會性事務、生活圈子日漸縮小、情感上日益空虛。記者此前邀請“咱爸咱媽”聊心願,不少老人表達了照護、增梯等方面的願望,期待進一步提高生活便利性,同時希望獲得更多心理慰藉。而唯有身心健康,才能全方位提升老人幸福感。怎樣才能讓他們感到充實快樂?一起聽聽這位老人的心聲。

【咱爸咱媽說】

“我想成為被社會需要的老人”

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庄共508戶,60歲以上老年居民共134人。63歲的曹慶雙說:“我們小區是拆遷安置房老小區,老年居民多,大家基本都是以前的鄰居。老伙伴們沒一個閑得住,退休后都會找些其他事情做,隻有真的做不動了,才會安心歇下來養老。”

不少老人喜歡下棋、打牌、逛公園,曹慶雙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些都不適合我,我不擅長文藝活動,廣場舞也只是傍晚時跳一會兒,豐富豐富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那種已成習慣的勤勞讓他閑不住。金堯山庄居民陳英告訴記者,曹慶雙做事認真負責,做垃圾分類引導工作時總是不厭其煩一遍遍為大家講解,看到有抱著小孩、不方便投放垃圾的,他總要上前幫忙。

“其實我不想太早過退休生活。”曹慶雙認為,現在老人壽命普遍延長,許多人能活到八九十歲,退休以后沒事情干,會讓人覺得很空虛。當原來數十年早已習慣了的工作生活節奏突然因為退休被打亂,每天似乎都一成不變,工作日和休息日也沒了區別,曹慶雙覺得生活變得很無聊。除了每天接孫子放學,他幾乎隔斷了與社會的鏈接。“我想成為被社會需要的老人,還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繼續發光發熱。”曹慶雙說。

【心願達成度】

“返聘”退休老人“刷”出存在感

10月22日,距離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倒計時不足10天,不少市民仍在擔心“不會分類”,但這個問題在金堯山庄不存在。早上7點半至9點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時段,刷卡、破袋、入桶……在金堯山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往來居民井然有序,身為金堯山庄垃圾分類督導員的曹慶雙隻需在一旁簡單指引即可。9點不到,運載可回收物的車停在集中投放點門前,曹慶雙負責對接轉運車,引導並幫助將可回收物運上車。

“我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最初大家不熟悉垃圾分類,我就一直在旁邊教,最多一個禮拜,總能教會。”曹慶雙說,設置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后,小區的環境變得更好了,以前一到夏天,路邊的垃圾桶味道很大,又招蚊虫,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封閉式集中投放點隔絕了氣味,裡面還裝有空調和空氣淨化器。“能為美化小區、建設文明城市作出貢獻,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對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曹慶雙一再說道。

棲霞區堯化街道區域主管趙乃霞負責統籌協調45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引導工作,她說,曹慶雙工作仔細,他值班以來,分類垃圾桶內很少見“異類”,各類垃圾“老老實實呆在各自應該在的桶裡”。去年10月,曹慶雙就開始了垃圾分類引導工作,是南京市最早一批垃圾分類督導員。

除了每周一天假,現在每天早上6點半到11點、下午5點到晚上9點曹慶雙都會“在崗”,也不耽誤接孫子放學。“有工作才能心安理得地放假,才能感知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差別。‘返聘’后我的生活回歸以往的張弛有度,放假時再跟家人或朋友出去轉轉。” 曹慶雙說。

【願景路徑】

多渠道助力老人繼續“發光發熱”

省民政廳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戶籍人口的23.3%。“這意味著大約每4人中有1位老人,到2030年,這個比例將超過30%。”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陸敏說。

一部分老人希望繼續“發光發熱”,如何實現他們這個心願?我省進行了不少有益嘗試。

堯化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庄秀琳介紹,根據要求,每500戶及以上的小區至少需要配備3名垃圾分類督導員,僅堯化街道45個小區就至少可“返聘”135位老人,“擔任垃圾分類督導員的人員以即將退休和已退休老人為主,有助於讓這些老人重新實現自我價值。”堯化街道堯新社區黨總支書記曹飛告訴記者,這些督導員主要是小區內老黨員,其中不少人還曾挨家挨戶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除了垃圾分類督導員崗位,老人們繼續“發光發熱”還有其他渠道。堯化街道綜合行政檢查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江克宇介紹,社區開設“老黨員工作室”,主要負責協助解決社區治理中遇到的矛盾,為提升治理能力建言獻策。通過堯化街道首創的“時間銀行”,老人可以在自己身體硬朗的前提下擔任志願者,為其他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務,“儲蓄”服務時間,未來可兌換他人的服務,從而實現互助養老。目前這一做法正在全市推行,將形成一張全城“通存通兌”網。此外,像68歲的北京老人沙有威奔赴77個縣市的164所偏遠地區學校義務授課,受益學生達3萬多名﹔在博物館、醫院等公共服務場所,人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多老年志願者的身影……(劉 春)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