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人才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潘國強

2020年10月26日14:43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人才是動力。近年來,張家港市通過搭建平台、優化服務等舉措,最大限度引好人才、用好人才、育好人才,讓張家港成為人才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引得進,為企業需求提供更多引才渠道。為實現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的“增量提質”,特別是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各企業面臨的招聘難、用人難等問題,張家港積極為企業想辦法、出新招,以“才聚張家港,啟航新夢想”為主題,與智聯招聘合作開展了“蘇州·張家港2020年中高級人才雲聘會”活動。此次雲聘會聚焦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實際需求,涵蓋化工、冶金、紡織、汽車零部件、糧油、半導體、生物醫藥等行業領域,提供企業高管、技術工程師、財務總監等優質崗位2000余個,達成意向1223人,企業和應聘者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在線職位發布、線上咨詢聊天、在線視頻面試、人才精准推薦等“無接觸”招聘全方位雲服務,有效打通了人才供需兩端,實現了企業和人才的雙向選擇。

針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專業性人才需求日益加大的實際,張家港市“吹響集結號”“廣發英雄帖”,創新舉辦了2020長三角國際氫能產業人才峰會暨張家港氫谷人才計劃發布會,吸引全球新能源領域的百名氫能產、學、研精英聚首,共同為氫能“上路”指向開道,讓很多技術研究領軍者、行業龍頭企業領導、創新平台負責人看到了張家港的發展潛能,對張家港的營商環境心生向往。

留得下,為人才實現自我價值搭建舞台。我們堅持把引進和培育博士后人才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快人才綜合服務體系和博士后創新平台建設等務實舉措,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為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主引擎”、引才聚智的“聚寶盆”、高質量發展的“加油站”,成功吸引一批高端博士后人才來張家港干事創業。目前,全市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累計引進博士后81人,設站數量和博士后引進數量位居蘇州前列。

張家港在創設吸引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載體和平台上不遺余力,採取“線下”+“線上”模式,先后籌辦“2020蘇州·張家港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城市行業賽”“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張家港專場活動,為聚集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在向外界真誠拋出“橄欖枝”,讓高層次人才看到張家港能力和潛力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人才服務保障能力,先后成立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領軍人才創業服務聯盟人才服務專員隊伍、重點項目服務專班等,定向精准服務人才和企業,為其提供人力資源、財務、稅務等多種服務,讓人才看到了張家港滿滿的“誠意”。

自循環, 打通了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張家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生保障,專門派出8個工作組,分赴安徽、河南、貴州、陝西、山西等地,通過“走出去”招聘、“打飛的”接駁、“點對點”服務等方式,先后為596家企業招聘務工人員1.56萬人,用“鐵腳板”跑出了招工復產加速度。

為給人才創造發展的空間和平台,同時通過制度激勵,打造一條有利於個人成長的“自循環”通道,今年,先后出台了《張家港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以及《張家港市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實施細則》《張家港市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在崗和轉業轉崗培訓實施細則》等配套政策,指導35家企業完成了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專家評估工作,打通了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

在為人才創造廣闊成長空間的同時,從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解決技能人才切身問題、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服務等方面切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先后修訂下發《張家港市人才禮遇分類認定實施細則》等7個文件,在人才租購房補貼、子女入學等申報受理方面,簡化流程,縮短程序,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增強人才認同感、獲得感、歸屬感。

(作者系江蘇省張家港市委書記)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