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南京將全面實施垃圾分類。為積極響應號召,南京江北新區大廠街道迅速展開行動,小區樓間垃圾桶全部下線,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垃圾分類收集點,同時,每個收集點都配備了一名分類指導員,引導居民正確分類垃圾。
大廠街道碧景山庄垃圾分類收集點 大廠街道供圖
投放垃圾分類收集點,讓垃圾“各回各家”
“我們小區的6個垃圾收集點都是10月23日開始運營的,經過前期的不斷宣傳,居民大多很配合。”上海金地物業有限公司經理任勇說。
在大廠街道碧景山庄小區,6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分落在各處,服務該小區2126戶居民。
該小區6棟居民丁玉明介紹,小區投放使用垃圾分類房,是他盼望已久的事兒。“以前單元門口擺著3個垃圾桶,經常有垃圾散落的情況,味道也特別大,尤其到了夏天。”丁玉明說:“這回好了,垃圾桶全部撤除了,分類房在樓間公共區域,幾米遠,出門順手將垃圾丟進分類房裡,干淨衛生多了。”
據悉,大廠街道轄區內共90個居民小區,256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已全部完成土建工作。其中一類收集點145個、二類收集點111個。目前已完成的42個小區全部開展定時定點投放工作。
垃圾分類收集點都有啥功能,又是如何進行分布的?江北新區公用資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大廠街道片區運營主管劉晞東說:“目前,我們按照500戶居民就投入一個一類收集點,小區居民少的,按200戶投入一個二類收集點。”一類收集點,一般是一個佔地約20平方米的標配型垃圾分類收集房,二類收集點,是一個垃圾分類收集亭。而“高顏值、硬實力”是垃圾分類收集房的標配,也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頭擔當。
走進垃圾分類收集房,感應投口會自動打開,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內部設有四分類垃圾桶,每一類下方都有清晰的投放指南,一目了然。垃圾分類收集房內有殺菌除臭、高壓清洗、空調等裝置,同時還有滿溢監控、環境監控、智能中控等智能裝置,“居民擔心的環境衛生問題不會發生。我們的點位負責人從投放到清運將全程在線。”劉晞東說。
居民用垃圾分類獎勵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大廠街道供圖
專員引導居民習慣,逐步深度推進垃圾分類
垃圾“各回各家”說來容易,但實操起來可沒那麼輕鬆。據大廠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副科長陳東說,在這期間,街道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對社區、物業、志願者、保潔人員、分類督導員開展培訓活動,上門發放一封信、分類指南等宣傳材料,引導居民在家中將生活垃圾按照分類指南進行分類,在每天6:30-9:30和17:30-20:30兩個時間段投放至集中投放點。”
此外,作為統籌江北新區垃圾分類收集點建設、管理和運營的江北新區公用資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與街道一起,在收集點配備點位指導員,引導幫助居民正確投放垃圾。
據了解,大廠街道共招募369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即專職志願者,各垃圾分類收集點至少有一名分類指導員在崗引導居民正確分類垃圾。
僅從宣傳和指導上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還不能引起居民的參與熱情。為此,大廠街道再出新招,對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實行積分獎勵政策,居民刷卡投放,將自動生成積分,屆時可以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陳東介紹,大廠街道垃圾分類工作不僅在居民區推行,也逐步向沿街商鋪推行。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安排人員向轄區沿街商鋪發放了一份信,要求沿街商鋪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生活垃圾由保潔單位收運人員定時上門收運,要求餐飲單位將餐廚垃圾交給有資質的單位處置。
目前,大廠街道已完成曉山路、園東路、畢窪路3條道路撤桶,定時上門分類收運垃圾,9條道路設立過度性垃圾分類收集點,下一步將逐漸撤除過度收集點,採取定時定點上門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