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薯農賣紅薯為何賣出“薯怨”

2020年11月02日13: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江蘇泗洪:薯農賣紅薯為何賣出“薯怨”

▲10月30日,泗洪縣重崗街道余庄居一處紅薯收購點。 記者趙久龍攝

位於江蘇省北部的泗洪縣,是我國傳統的紅薯主產區。為讓薯農增產又增收,當地以土地入股等方式,與龍頭加工企業合資組建產業聯合體,推出保底價收購。

不少村民反映,今年紅薯市場行情大幅下行,龍頭企業並未兌現保底收購的承諾。而去年紅薯市場價高於保底收購價時,當地鎮村干部卻以限制運輸等方式阻止外銷。此外,當地不允許薯農自行加工制作澱粉,不少村民對此頗有怨言。

去年不讓外銷,今年卻不來收

“去年是看住我們不讓往縣外賣,今年是承諾的保底價收購不兌現。”泗洪縣紅薯種植大戶張榮強說,今年開春種植時,當地紅薯種植加工龍頭企業以1.5元一斤的價格統一派發種苗,並口頭承諾用了種苗的種植戶,等到紅薯上市時,可按照每斤0.35元價格收購。由於今年紅薯市場行情下行,一些紅薯販子到地頭的收購價不到0.3元,當地龍頭企業卻不願托底收購。

薯農張蘭種了近9畝紅薯,一畝地可以收五六千斤,“龍頭企業不來收,放著也怕掉價,隻能賣給小商販了。”

幾乎在去年同期,紅薯市場行情上揚,周邊地區和當地販子的收購價高於0.35元一斤,不少薯農為每畝地多幾百元收益,不願把紅薯賣給當地龍頭企業。

為了不讓紅薯外流,當地出動鎮村干部,以壓壞鄉村道路為由,不允許當地薯農將紅薯拉到縣外買賣,隻能賣給當地龍頭企業。一些村民質疑這種做法涉嫌利用行政手段干預、壟斷市場。

“我們又不是販賣毒品,買賣就應該自由。”去年11月,重崗街道余庄村一余姓村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很多農戶就指望著賣紅薯討生活,即使一畝地隻能多收一兩百元,村民們也不忍心低價賣。

記者走訪泗洪縣重崗街道看到,每隔幾裡路就有一家紅薯收購點。紅薯販子韓女士說,每個村庄都有販子收購,“當地龍頭企業不怎麼下來收,很多農民把紅薯賣給我們,一天能收十萬多斤。”

記者調查了解到,包括重崗街道在內的泗洪縣西南崗地區,多為高低不平的旱地,地力貧瘠,以種植“懶漢作物”紅薯為主。這裡是全國傳統的紅薯主產區,不少家庭世代種植。由於紅薯行情波動不定,薯農經常增產不增收。

2018年,為幫助分散的薯農抵御市場風險,當地成立了西南崗土地股份合作社聯合社,與當地龍頭企業——江蘇美陽薯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美陽紅薯種植產業聯合體。

美陽公司與土地股份合作社簽訂紅薯種植銷售協議,實行統一種植規劃、良種供給、集約管理、價格收購和加工出售,並明確約定紅薯保底收購價0.7元/公斤,市場價格高時隨行就市。

本應起到價格保護的種植收購模式,在不少薯農看來,並未起到“旱澇保收”的作用。自去年爆出強制薯農買賣事件后,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前往當地核查后發現,限制紅薯外銷屬於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已要求整改。

張蘭等不少薯農還反映,美陽公司在統一收購時愛打白條,不結現錢,賣完要等好幾個月才拿到錢,心裡不放心。此外,市場行情好時,美陽公司的收購價並未水漲船高,導致今年不少土地合作社與美陽公司解除了種植收購協議。

“去年合作種植面積有3萬多畝,今年訂立協議的隻有6000畝左右。簽訂協議的確保三毛五每斤收購,沒訂協議的也不是不收,但得按照市場價來收。”美陽公司相關負責人裴永輝回應稱,按照公司和合作社的財務管理規定,收購時需要開具增值稅發票,耽誤了打款時間,但肯定不會賴賬。

薯農質疑龍頭企業“吃獨食”

不少薯農還反映,當地隻允許美陽公司制粉,卻以環保為由禁止村民私自小作坊制粉。近年來,每到紅薯收購季,一些薯農就偷偷自行制粉,而當地鎮村干部不斷勸阻,雙方之間展開一場拉鋸戰。

“我們這裡祖祖輩輩以制粉為副業,現在以環保為由不讓做,影響紅薯種植收益。”重崗街道余庄村一付姓村民稱,如果允許制粉,一畝紅薯能多收上千元。現在農村畜禽禁養,留守在家的村民靠什麼致富呢?隻能靠種地了。可種了紅薯還不讓制粉,村民們很不理解。

不能制粉對種植大戶損失更大。張榮強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按6000斤紅薯收成計算,賣紅薯才有1800元左右毛收入,如果可以制粉,以五斤紅薯制一斤澱粉計算,一畝紅薯能制成1200斤澱粉,按2.8元一斤市價計算,一畝地能有3300多元收入,利潤高了將近一倍。

當地因何不允許薯農私自制粉?重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街道轄區內紅薯種植面積約為1.5萬畝,長期以來村民有種植紅薯、加工制粉的傳統,但小作坊設備老舊,且無環保措施,加工生產的廢水直排附近河流,影響生態環境。

對此,張榮強等種植大戶反映,即使不能制粉的政策說得通,也沒有一碗水端平。同地市的宿城區、泗陽縣、沭陽縣以及隔壁淮安市,都可以辦紅薯制粉的小作坊。現在一些種植大戶隻能從外地買半成品回來做粉絲,“他們是從我們這裡買的紅薯回去制粉,我們卻要回過頭來把澱粉買回來做粉絲。”

在不少受訪村民看來,制粉廢水回田,是可以兼顧薯農利益和環境保護的。“制粉廢水回田不僅不會造成污染,還可以增加土地肥力,耕種時少施點尿素。”重崗街道一李姓村民說,制粉廢水排放河溝的確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但排到田地裡完全可以循環利用。他向記者提供的視頻顯示,為了說服干部允許他們制粉,一些村民現場舀起廢水喝起來。

重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劉雪瓊表示,有的種植大戶直接在田裡挖坑制粉,廢水直接排放到溝渠裡,污染河道。過去他們可以到隔壁的安徽泗縣制粉,由於當地已經加強監管,這個通道也關閉了,不少大戶因此難以接受。

當地縣委辦提供的材料稱,紅薯制粉產生的廢水COD、氨氮等污染因子很高,會對河湖水體造成嚴重污染。隨著環保力度加大,小農戶加工散亂點已被取締。美陽公司通過與上市企業廣西寧明博世科水務有限公司合作,已新添一條日處理1800噸廢水環保設備,紅薯加工廢水集中處理后能達標排放。

為民致富的聯合體為何村民不買賬

當前,“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模式正在多地推行。近年來,一大批工商社會資本下鄉后,對農村產業興旺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有的沒有處理好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問題,未能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導致出現“富了大戶未富民”“肥了老板瘦了老鄉”等問題。泗洪不少薯農選擇退出紅薯種植產業聯合體,這也充分說明了這一模式面臨諸多問題。

“好多農業龍頭企業就是因為農民不守契約而倒閉。”在當地負責此項工作的基層干部看來,一些薯農契約精神缺失,是這一種植模式難以長久的根本原因。行情隻要稍微好一點,一些薯農就不守協議,哪怕一斤隻高出一分錢,就偷偷賣出去,這導致龍頭企業的原料來源得不到保証,從而影響后續加工環節的利潤生成。一旦紅薯行情走低滯銷賣不掉時,很多農戶就會去找政府兜底。

而在當地一些村民看來,禁止制粉的老問題沒有解決,聯合種植模式也未讓他們嘗到甜頭,從而導致合作積極性不高。一些村民還反映,所謂的龍頭企業“二次分紅”也未發到村民頭上。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認為,利用行政力量介入買賣行為,反映出這類聯合體利益聯結機制存在漏洞。農業生產和市場本身有很多不確定性,龍頭企業和小農之間很難形成穩固的利益聯結和分擔機制。穩定的利益共享需要龍頭企業讓利,保証農戶旱澇保收,這就要求龍頭企業需要雄厚的沉澱資本,提高抗風險能力。

泗洪縣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引導農戶和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探索價格保險機制。

重崗街道辦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期已聯系大戶、合作社、收購商,將上門設點收購,並計劃對因路途遙遠造成的運費差價進行補貼。同時,在法律、政策容許范圍內,積極幫助薯農實現利益最大化。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薯農為化名)(記者鄭生竹、趙久龍)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