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認定6件地理標志商標 “啟東四青”上榜

2020年11月04日15:37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小小“地標”變致富“金標”

2日從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傳來消息,“啟東青豌豆” “啟東青蠶豆” “啟東青玉米” “啟東青毛豆”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地理標志44件,今年新認定6件地標商標,新增數全省第一,總數位居全省第三。經過多年發展,我市在地理標志培育中已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動、知產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一方水土孕育金字“地標”

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地理標志產品早在1883年的《巴黎公約》中就曾被提及。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引入這一概念,並且建立了原產地標記制度。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多樣,歷史文化悠久,孕育了大量地理標志資源。我國的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和產品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加工食品等領域,如庫爾勒香梨、山西老陳醋、武夷山大紅袍、陽澄湖大閘蟹、安溪鐵觀音等。近年來,地理標志產品的范圍不斷擴大,工藝品、中藥材等也被納入保護范圍。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瑰寶”,地理標志產品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譬如這次我市新獲認定的“啟東青豌豆” “啟東青蠶豆” “啟東青玉米” “啟東青毛豆”,就是啟東傳統的經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並稱為“啟東四青”。作為地方農產品中的優勢品類,“啟東四青”不僅暢銷長三角,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較高知名度。

與普通注冊商標不同,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的申請主體應當能夠代表整個地理標志產業的利益,如產業協會或社會團隊等,而不是某一個自然人、企業。如果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與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同樣會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創品牌,我市地標總數全省第三

我市的地理標志培育可追溯至十余年前。2010年,“如皋盆景”獲准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注冊,結束了我市無地理標志商標的歷史。

“十三五”期間,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十三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關於推進市區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意見》,對市區獲得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的單位給予每件50萬元獎勵。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深入挖掘,緊密聯系農業、氣象、環保等部門,對全市范圍內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農產品資源展開全面調查,初步梳理出其特有品質與本地地理環境因素密切相關聯的近50種特色農產品,逐一分析其種養殖現狀、行業地位、市場份額及品牌潛在價值。在此基礎上展開專題調研,推動各地加大對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支持力度。

從無牌到創牌、從創牌到做大、從做大到做精。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目前全市共有地理標志44件,其中地理標志商標31件,地理標志產品13件,總數位居全省第三。

地理標志產品的認定強調了產品的原產地,有效提高了地理標志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市場上出現了貼著地理標志商標品質卻不好的產品,對整個地理標志產品都將帶來負面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我市大力推動地理標志商標產品標准化生產,指導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建立統一的質量標准和經銷模式,提高了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

強運用,助推小產品變身大產業

地理標志產品往往是“一個瓜、一隻雞、一粒米、一朵花”這樣的小產品,怎樣才能將小產品發展成為大產業?事實上,這正是地標商標認定的意義所在。

海安出產的大米,品質好、口感佳,是當地的一塊金字招牌。2014年12月,“海安大米”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被認定為“地理標志証明商標”。2018年9月,海安大米產業聯盟成立,季和米業等5家聯盟內的重點加工龍頭企業獲得“海安大米”地標商標使用權,並與300多個種植大戶建立了訂單合作關系。龍頭企業與種植基地和種植戶抱團發展,品牌知名度打響,價格和銷量也隨之上升。2019年,“海安大米”銷售量20.5萬噸,銷售額8.2億元,農民每畝增收超60多元,全市農民增收3350萬元。

通過強化地理標志運用,帶動農業增效、農民致富。從地理標志中嘗到甜頭的,不僅僅是“海安大米”。“如皋盆景”“如皋白蘿卜”“如皋黑塌菜”“如皋黃芽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年營銷收入近100億元,帶動20多萬農民脫貧、增收致富﹔“如東文蛤”養殖、生產人員達4萬多人,養殖面積40多萬畝,年出口量8000噸,佔全國出口量40%以上﹔“海安河豚”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設200多家連鎖加盟店,市場佔有率超過85%。

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通過打好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各類知識產權組合拳,創造更多效益,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鏈條,將地方特色小產品打造成國家甚至國際知名大品牌。(王瑋麗)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