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農貿市場這樣垃圾分類:每個攤位前挂小桶

2020年11月06日14:50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菜場每個攤位前挂著小桶 將推廣全流程“閉環管理”

顧客可把垃圾放在攤位前的小桶裡

農貿市場是生產生活垃圾的“大戶”,如何規范顧客和攤主的分類投放,並進行分類收運?近日,揚子晚報記者走訪南京棲霞區的好鄰裡菜場丁家庄店。這家菜場11月1日正式開業,按照同日實施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專門投入人員和設施,將菜場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納入全流程的“閉環管理”。

通訊員 曲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

每個攤位前挂著小桶,攤位內設置兩分類桶

好鄰裡菜場丁家庄店目前有攤位50個,經營品類以蔬菜、水果、肉禽、糧油為主。以往,菜場的垃圾桶都放在角落裡,且是敞口的混裝大桶。而這家菜場裡,混裝大桶已經取消。

在菜場的入口處,按照一般公共場所的標准設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分類桶。走進菜場的攤位區可以看到,每個攤位前則挂著一隻小桶,而攤位裡則放置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兩分桶——前者是給顧客挑選菜品時投放的,后者則是攤主在經營時用來投放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菜場的入口處還放置了一台智能垃圾分類機。顧客依次將塑料袋、紙張、飲料瓶等放在投放口的置物台上,機器會自動分類將其倒入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的桶中,並語音播報出所屬分類的名稱。好鄰裡菜場丁家庄店經理錢召賓介紹,這台設備主要是為了吸引大家來體驗操作,了解不同垃圾如何分類。

不需攤主倒垃圾全由保潔員收運,有時要重新分揀

設置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只是最基本的。錢召賓告訴記者,菜場配備了6名保潔員專職負責“垃圾分類”,其中3人負責在全場巡視、收集各個攤位前和攤位內的垃圾,另3人負責進行二次分揀,並將分類垃圾桶運送至菜場外的集中放置點。錢召賓還透露,在他負責的另外一座菜場有近140個攤位,專職負責垃圾分類的工作人員有16人,比原來的保潔員人數增加了近一倍。

“菜場內產生的生活垃圾相對比較單一,集中在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兩類,但我們保潔員也經常需要對攤位內的垃圾桶進行檢查和二次分揀。”錢召賓說,好鄰裡菜場丁家庄店是新開的菜場,開業前后,還專門組織了攤主就垃圾分類進行培訓。

從攤位到中轉分揀點、再到集中存放點——目前菜場的垃圾收運,都由專職的保潔員收集、檢查、二次分揀、運輸。“不需要攤主自己去倒垃圾,當然也是因為目前他們分類還不到位,不能放手由他們去倒。”

推廣菜場內“閉環管理” 分不到位的垃圾將被拒收

錢召賓表示,下一步將採取獎懲機制,鼓勵攤主在攤位上就把垃圾分好分到位。同時也建議環衛部門增加上門收運的頻次。“隨著前段分類的逐步細化,越來越多的廚余垃圾、餐廚垃圾會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這類垃圾的量會增加。”

記者了解到,目前棲霞區39個農貿市場已全部開展垃圾分類,要求每個農貿市場都要設置一處分類垃圾桶集中存放點,每個攤位都要放置至少一個廚余垃圾桶。

“和以往混裝相比,分類之后,菜場的管理方都在加大力量投入,落實前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棲霞區拉分辦副科長張峰告訴記者,好鄰裡菜場丁家庄店採取的菜場保潔員到攤位上收運再分揀、“全流程閉環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應對現階段攤主、顧客分類投放不到位的情況,會在全區農貿市場推廣。“我們計劃12月起對農貿市場的垃圾分類進行嚴格檢查,分類不到位的垃圾將堅決查處並拒收。”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