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召開“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

江都區委書記張彤:綠色成為江都發展最動人的底色

2020年11月12日16:40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揚州11月12日電(張玉峰)12日上午,揚州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在江都區舉行“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江都區委書記張彤說,綠色成為江都發展最動人的底色。2018年,江都區GDP、工業開票銷售、銀行期末存款、建安產值在揚州市率先突破千億大關,2019年江都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6位、工業百強區第28位,圓滿完成全面小康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向全區百萬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的全面小康答卷。

近年來,江都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換新舊動能,構建智能制造、企業上市、制造業服務化“三級火箭”助推系統,打造基金股權投資、高企倍增、無形資產疊加“三駕馬車”,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服務化水平持續提升,晶華太陽能“黑燈工廠”、新鬆機器人、碧桂園智能化PC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運行,江都先進制造業基地正加速崛起,工業開票銷售先后跨上800、1000、1100億台階。此外,搶抓互聯網+、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戰略風口,積極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華為、西門子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簽約落戶,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正加快形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能支撐。

在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面,江都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城鄉百姓逐漸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其中,堅持把就業創業作為群眾增收主渠道,5年來採集提供就業崗位5萬多個,城鎮登記失業率1.8%﹔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個市場主體,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6757 元、25070元,年均增長8.5%、8.8%,居民收入增速快於經濟增速,銀行期末存款達1220億元、年均增長7.6%,人均存款超10萬元。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減貧、防止返貧長效機制,7493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人均年收入達7000元以上,實現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獲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針對群眾出行,江都區通盤考慮對外大通道和內部“毛細血管”建設,在全力保障五峰山過江通道、京滬高速擴容等國省重大工程建設的基礎上,投入30多億建成金灣快速路、352省道、248公裡農村公路等一批骨干路網,推動農公班線公交化運行,百萬江都人民享受到“同城同行同價”的市民待遇。隨著揚泰機場國內外航線越來越多,連淮揚鎮鐵路即將開通,江都全要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形成。

這些年,當地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張彤看來,江都“美”的成色更足了。這當中,江都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牢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城市的責任擔當,堅持全域皆源頭,全面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等國省戰略部署。此外,江都做好淘汰壓降的“減法”,扎實開展“263”專項行動,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態紅線保護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累計關停高污染、高消耗化工企業313家,關停長江、大運河等重要水體沿線隱患企業74家﹔做好修復整治的“加法”,推進“九縱十橫”全域生態網格建設,每年新增綠化造林面積1萬畝以上,創成30個省級美麗宜居村庄﹔做好綠色發展的“乘法”,把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有效轉化為經濟“新陳代謝”“破繭化蝶”的轉型動能,充分挖掘良好生態所蘊含的無窮經濟價值,過去的一處處“老傷疤”正變成一個個“聚寶盆”,一塊塊“邊角料”正變成一方方“新熱土”,良好生態成為江都發展的最大財富。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