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一倉順利回水

2020年11月17日10:29  來源:無錫日報
 
原標題: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一倉順利回水 明年年底建成通車

  國內在建的最長最寬湖底隧道——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迎來重大節點。昨天,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一倉順利完成回水,恢復太湖湖域面積76451平方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至此,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標志著隧道進入全新的施工階段。

  馬山段第一倉回水 恢復湖域7.6萬平方米

  昨天上午10時許,十裡明珠堤外的太湖水域碧波蕩漾,挖機、工程車、施工船等正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隨著大功率挖機揮動“臂膀”,挖開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一倉圍堰,太湖水奔流而入,這一幕吸引了不少路過十裡明珠堤的市民駐足圍觀和拍攝。中交三航局太湖隧道項目部生產副經理徐偉介紹,本次回水的馬山段第一倉長650米,寬120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經過3小時的回水作業,恢復太湖湖面面積76451平方米。

  此次回水后,隧道將完全“藏”在湖底之下,隧道施工區域不與陸地銜接,施工車輛從已修建好的隧道內部通行,形成“湖中島”施工的場景。徐偉介紹,今年以來太湖隧道始終保持大干態勢,搶出工程建設“加速度”,截至目前,太湖隧道馬山段主體底板已完成4公裡,完成總量的74%﹔側牆完成3.7公裡,完成總量的68%﹔頂板完成3.1公裡,完成總量的60%,太湖隧道馬山段已有1.1公裡的隧道順利“埋入”湖底。

  碧玉螺風亭亮相 湖中添一新地標

  隨著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一倉回水完成,一座碧玉螺造型的風亭“浮”出水面,造型格外引人注目。作為太湖隧道馬山側的出風口,風亭設計為鋼結構的碧玉螺造型,主體為鋼管桁架結構,自然勾勒出流轉般的構造形體,猶如旋繞的“碧玉螺”一般,同時呼應隧道南泉側“畫舫”造型的風亭,將風亭完美地呈現在翠林綠波之間,成為太湖水域又一新地標。

  “‘太湖西岸景蕭疏,竹外山旋碧玉螺’,結合太湖天水一色、延綿無邊的山水輪廓,取魚米之鄉太湖螺螄的旋繞之型,隧道風亭成為融合太湖自然風貌的新景觀。”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實上,碧玉螺風亭是隧道主體結構的排風井,中間為三層圓形桁架結構,高度約 43.5 米,最大直徑42.5 米,建筑投影面積為1400多平方米,今后供隧道通風之用。“碧玉螺”與太湖梅梁湖景區“矮山遠水”的自然風貌相融合,兼具審美與實用功能,建成后將成為太湖上的標志性景觀。

  十裡明珠堤恢復通行 陸馬公路部分將封閉施工

  隨著太湖隧道工程的穩步推進,因施工被封閉了兩年之久的十裡明珠堤已恢復通行。由於太湖隧道暗埋段跟陸馬公路交叉,為了保証太湖隧道順利下穿,又不影響公路通行,下一步項目部將新建陸馬公路支線上跨橋,預計本月下旬將對陸馬公路梅梁路到碧波路路段進行封閉施工,屆時市民出行可繞行十裡明珠堤。

  “太湖隧道工程在太湖梅梁湖水域‘一隧穿湖’,串聯蘇錫常三地,工程分為南泉段和馬山段兩個標段。”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現階段,隧道工程正有序組織土方開挖,以及底板工作面的拓展,下階段將合理進行圍堰內、外施工平面布置,做好隧道內照明、通風及消防設施的安裝,重點推進主體工程施工,逐步開展路面、機電及附屬工程施工。截至目前,10.79公裡長的太湖隧道已完成底板8.37公裡、頂板6.31公裡、側牆7.5公裡,馬山、南泉兩個標段的便道已實現了全線聯通,預計春節前底板實現全線貫通,明年年底太湖隧道建成通車。 (蔡佳)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