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區宣傳接地氣 垃圾分類“不難”

2020年11月26日07:5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圍著人心轉”,垃圾分類“不難”

南京施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近一個月,但一些小區居民仍然覺得,要做到“人人願意分、會分”有點難。不過,馬群公寓居民邵建國擺擺手說,不難!到目前為止,他們小區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和准確率都超95%以上。垃圾分類新時尚,在部分小區先行一步、漸成風氣,有什麼秘訣?記者進行了探訪。

“圍著人心轉”,宣傳入戶入心

12日,記者走進江北新區頂山街道東方萬匯尊邸小區,隨處可見宣傳垃圾分類的“微景觀”。小區專門設置了一處“垃圾分類實物展區”,刷子、筷子、塑料袋等展示在“其他垃圾”中,玻璃瓶、紙盒等展示在“可回收物”中……直觀又明了。“將常見垃圾以實物形式分類展示,方便居民迅速掌握垃圾分類知識,獲得居民一致好評。”頂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陳飛說,該小區屬於酒店式公寓,共有3226戶,入住率達90%,住戶多為年輕人,考慮到年輕人上班忙、生活節奏快,就在小區內用“微景觀”等方式進行宣傳。

不少小區在推進垃圾分類時,不僅“圍著垃圾轉”,更“圍著人心轉”,力求宣傳入戶更入心。

“豬可以吃的是廚余垃圾、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買豬的是可回收物。”在江北新區葛塘街道永恆家園小區的垃圾收集點,貼著一張小豬畫像的生活垃圾分類手冊。葛塘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科長張萍說,該小區是拆遷安置房小區,住戶以前多是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宣傳垃圾分類時就採用了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大家一目了然。

“請您關注並參與垃圾分類,拒絕不文明及違法投放垃圾行為……”一走進秦淮區洪武路街道馬府新村,宣傳垃圾分類的喇叭聲便縈繞耳畔。“垃圾分類得在宣傳、督導上下足功夫。”洪武路街道副主任王宏亮說,每天,街道執法車帶著“大喇叭”在主次干道流動宣傳﹔61個小區門口都設置了“中喇叭”,讓物業滾動播放﹔社區網格員及志願者每天還會攜帶“小喇叭”,穿梭於小區樓棟之間。街道組建了“黨員模范團”“執法宣傳組”“紅色娘子軍”“民兵小分隊”“群眾指導員”5支垃圾分類小分隊,每天到現場宣傳、指導。眼下,馬府新村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均達100%,投放精准率正穩步提升。

抓“關鍵人物”,居民配合度更高

怎樣更好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很多小區都在探索。建鄴區南苑街道興宏園小區是建於2000年的拆遷安置房小區,不少街坊鄰居是“老熟人”,小區通過“熱心居民”在桶邊吆喝、指導,“分”出了新氣象。

“11月1日,小區的垃圾收集點投用,我便每天早晚在這裡指導分類,遇上分得不好的居民,勸一下,大家都很配合。”分類指導員趙秀英手拿剪刀、夾子一邊檢查居民分類情況一邊說,現在居民們越分越好了,隻偶爾遇上極少數居民不分類。

像趙秀英一樣的熱心居民志願者,該小區共有20多名。南苑街道廬山社區書記車衛玲告訴記者,興宏園小區老年人多,剛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時,反對聲音不少。小區充分動員物業和20多名居民志願者,在南京強制分類前的一兩個月,便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因為前期宣傳較到位,真正實施強制分類后,居民的配合度都比較高。目前該小區每天可分出 3大桶約500斤廚余垃圾。

南京實施垃圾強制分類頭幾日,部分小區曾因突擊撤桶等問題,出現居民找不到垃圾桶,在原址亂丟垃圾的現象。“在永恆家園小區,我們聯合物業、樓棟長等,每天早6:00至晚8:30實行常態化樓棟巡查,及時制止亂扔垃圾現象。”張萍說,強制分類后,除分類指導員外,街道積極招募、培訓居民志願者,在錯時投放時間段也有人在現場,確保桶邊指導無縫對接,帶動居民自覺分類投放。

收集點評等級,倒逼分類投放

在鼓樓區金鼎灣·今朝天下小區垃圾收集點一側,記者看到一張居民垃圾分類“紅灰榜”。10月的榜單上,有12戶居民上了紅榜。“‘紅灰榜’以指導員現場督導記錄為依據,連續一個月都能正確分類的居民家庭可上紅榜,參與率不高並混投、經現場督導拒不改正的上灰榜。”該小區物業客服杜聞飛說,“紅灰榜”每月公布一次,旨在更好提升小區垃圾分類質量。上紅榜的家庭,物業會獎勵一個小型廚余垃圾瀝干桶,居民可直接拎桶投垃圾,避免破袋投放的麻煩。

“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做得好,現在已是鼓樓區A級放心點位,分類質量好。”鼓樓區管養集團城南項目部部長滕曉波說,從11月6日起,他們對該區各收運點位收運時的情況進行評定,每日以 A、B、C 類對每個點位廚余垃圾的分類質量進行評估打分。A 類為放心點位,分類優秀﹔B 類為容錯點位,略有雜質﹔C類為未分類點位。

“目前,進入A類點位的小區約10%左右,這類點位分出的廚余垃圾很純,收運時可直接運走。50%左右的小區是B類點位,需由督導員將其中的混投垃圾挑出后再收運。C 類點位通常垃圾混投多,分類情況差,要督促小區再分揀后才能運走,不然沒分好的廚余垃圾運到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會被拒收。”滕曉波說,希望用這樣的評級機制倒逼物業、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垃圾強制分類運行以來,鼓樓區的分類情況就有了可喜的變化。鼓樓區城管局副局長陳濤說,11月1日前,小區、單位廚余垃圾收運量每天隻有八九噸,現在每天可收運110噸左右。 本報記者 白 雪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