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2月4日,由江蘇省工信廳和無錫市政府主辦的2020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發展峰會在無錫舉行。
車聯網是互聯網、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和交通管理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應用空間廣、市場需求大、社會效益強、發展潛力足,如何把握這一全球創新熱點和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成為峰會的核心議題。
“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啥模樣
未來的出行方式是怎樣的?記者3日來到無錫車聯網小鎮,前往10月底剛剛開放的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展示中心一探究竟。遠遠望去,這座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的中心仿如一艘“戰艦”,內部則由車聯網先導示范區展示中心和博世智能網聯創新中心兩個展廳組成。
智能行人信號燈、行人過街警示系統、智能網聯誘導屏、智能無人清掃車、自動接駁小巴……走進中心,無人駕駛、車路智能、數據處理等車聯網城市應用場景映入眼帘,讓人充分感受“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帶來的便捷。
“錫山區加大車聯網產業布局力度,依托車聯網小鎮產業配套需求構建智能網聯測試環境,圍繞雷達傳感器、車規級芯片、車載計算平台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產業集聚、加快產業孵化、培育骨干企業、打造核心產品。”錫山區委書記周文棟說,以車聯網小鎮項目為例,到2022年,建設區域將覆蓋約150平方公裡,350個路口,智慧交通體系基本成型。
這正是無錫發力車聯網產業發展的縮影。“無錫車聯網發展已按下加速成長的‘快進鍵’。”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說,2018年無錫建成全球首個城市級車路協同平台,2019年創建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全市已推進覆蓋1200平方公裡的車聯網道路建設和運營,完成超過520個路口智能化改造,實現近40個車路協同應用場景,發展15萬輛汽車用戶。
在先導區的牽引下,省內車聯網示范應用已“遍地開花”,蘇州、南京、南通、常州、鹽城等市都已開展車聯網道路試點應用,全省已有超過3000個路口實現交通信號系統聯網和信息服務。眼下,我省建成2個國家級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成立第一個省級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啟動60多項標准的研制,擁有車聯網企業超300家。
產業鏈尚有短板,商業模式仍不清晰
盡管我省車聯網產業發展一路“奔馳”,但制約車聯網規模化發展的桎梏依舊存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節點有70余個,我省在其中約60個節點上有相關企業布局,產業鏈覆蓋面全國最廣,但關鍵技術未完全成熟,傳感和通信芯片、車載軟件和算法、汽車線控部件等短板環節尚未突破﹔此外,技術和產品標准體系還不完善、商業模式仍不清晰、車聯網應用場景不夠豐富、跨區域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模式有待加強……
峰會期間,多位業界嘉賓就把目光鎖定在了突破行業“短板”上。在中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准研究所副所長曹薊光看來,車聯網跨行業屬性突出,網聯產業具備商用的基礎,但遺憾的是,目前在汽車、交通行業的應用推廣還面臨著車聯網運營主體不清晰、信息交互和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殺手級”應用尚未明確等問題,導致用戶的車載終端裝載率不高。
中國移動集團研究院副院長魏晨光表示認同。“眼下尤需加快車聯網商用進程。”她介紹,中國移動在無錫深耕車聯網多年,與中科院交科所、華為、無錫交警等7家核心單位,聯合車企、方案商、圖企等40余家車聯網相關企業,共同打造了無錫車聯網城市級應用,目前已實現V2X(車對外界的信息交換)等輔助駕駛應用,還需進一步豐富車聯網應用場景,探索模式創新。
“5G技術正是車聯網產業發展的新‘引擎’。”魏晨光說,著眼未來,公司將分階段實施5G+V2X網絡建設,實現全天候數據採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數據服務、為車輛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務,“比如我們推出后裝車載終端系列產品,既有低成本的手機架也有中高端的行車記錄儀和智能后視鏡,實現亞米級定位、車內外高清拍照、智能語音操控、全屏全景流媒體等功能。”
各方共建“跑道”,引領車聯網“跑”得更快
搶佔“風口”,各方正共建“跑道”,引領江蘇車聯網產業“跑”得更快。
峰會當天,省汽車產業重點領域十大先進技術產品發布,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正加快落地。
“隻有推動車聯網技術創新,才能支撐應用發展。”工信部科技司一級巡視員畢開春建議,江蘇通過組織實施技術攻關項目,廣泛收集先進技術產品,及時發布展示成果,引導全國創新資源匯聚。同時,通過深化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等載體建設,引進國內外重量級的研發和市場主體,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行業影響力。
峰會期間,江蘇省重點測試場共建聯合測試區簽約,無錫市錫山區、蘇州市相城區、南京市溧水區互聯互通合作簽約,無錫智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與福特汽車、無錫市政府與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車聯網並不是任何一家企業就可以單獨搞起來的,必須廣泛合作、協同破題。”福特汽車(中國)副總裁侯新海說。
記者了解到,我省在南京、無錫、蘇州等市已有區域性車聯網服務平台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全省層面統籌,探索構建省級車聯網平台,從基礎設施、數據匯集、功能挖掘等方面著力,提升車聯網應用價值,擴大使用規模,力爭到2022年突破100萬用戶規模。
“下一步,要著力加強創新引領,優化產品供給﹔精准施策,推進產業鏈卓越提升﹔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降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成本﹔加快標准體系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表示,立足“十四五”,我省將多措並舉,促進車聯網產業發展“蹄疾步穩”。
交匯點記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