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尚府小區兩個煙囪漏水修了96平米 業主:維修基金被濫用

2020年12月07日15:33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原標題:兩個煙囪漏水修了96平米,花費4萬多 業主:維修基金被濫用

住房維修基金被比喻為房子的養老錢,小區房屋出現需要維修的情況,經過業主和相關部門的同意,就可以動用這筆錢來修房子。而在一些應急情況下,比如電梯壞了、房子漏水了,隻要有業主或者物業管理單位提出申請,就可以走流程動用這筆錢。但是近期,南京市秦淮區金陵尚府小區有業主向記者反映,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小區的公共維修資金被人使用。

【兩個煙囪漏水修了96平米 業主:維修資金被濫用!】

南京市秦淮區金陵尚府小區有業主表示,最近幾個月,他們小區至少有四五處房屋漏水情況應急動用了公共維修資金,可每一處維修都存在問題。5棟901室業主家,僅僅是一個窗戶的邊框滲水,維修面積卻達到18平方米、花費整棟樓業主四千多元公共維修資金。

業主謝先生測量后發現,這個純粹是小病大治的情況,房屋窗戶高度2.8米左右,寬度2.7米左右,就算對牆面也進行了維修,最多也就9個平方。

小區9棟有兩戶人家發現煙囪滲水,需要對樓頂的兩個煙囪進行防水維修,最終修了96平方米的面積,花費整棟樓業主四萬多元。業主們表示,實際施工的區域肯定沒有96平方米大,因為施工是在9月份左右進行的,可煙囪周邊的不少野草都在原位,沒有動過。

業主們還說,小區1棟1302室的一處窗戶出現滲水,施工單位僅僅是對部分牆面做了處理,可最終報出來的維修量達到60平方米,花了整棟樓九千多元。

【施工方:工作量由工人定 審計方:隻負責價格審計】

記者調查發現,小區最近的防水維修項目,施工單位都是藝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是受小區物業公司委托進行的維修,每一處維修項目都實實在在付出了工作量,所有工作量是根據現場情況確定的。

記者質疑,之前煙囪漏水修了96平米,這是怎麼得來的?

藝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項目負責人回應:首先一層是瓷磚,保溫層是一層,上面有鋼筋砂漿也是一層,疊加起來算的,此外煙道也都有破除的痕跡。

該負責人表示,5000元以下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項目不需要項目審計,超過5000元的則要求項目審計,在上述幾個項目中,項目審計單位見証了他們的施工量。不過,相關項目審計單位卻表示,他們受小區物業公司委托對工作量的單價進行審計,至於維修一個項目需要多大的工作量、真正產生了多少工作量,不在他們的工作范圍。

江蘇川頁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偉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是對單價進行審核,施工單位都會辦工程計量單,原則上是以計量單為准。甲方物業公司給審計部門提供資料的時候,要對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任。像這種小案子隻能由相關業主和甲方去監督這個事情﹔如果超過20萬元的工程,需要有審計單位現場監理。

【各經手部門:不懂專業知識 隻看流程是否合規】

既然項目管理公司不對工程量的必要性進行監管,公共維修資金的申請和審批部門是否會監管呢?記者又找到了金陵尚府小區的物業公司:銀億物業金陵尚府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是受小區出現問題的業主委托,進行公共維修資金的應急申請,並且從政府部門指定的企業名單裡選了上述兩家企業,具體花多少錢、產生了多少工作量都跟他們沒關系。

公共維修資金的應急申請流程,需要街道物業管理部門啟動,街道辦事處對於上述情況是否會監管呢?

南京市秦淮區大光路街道物業科科長馮岡介紹,街道參與的只是第二步,小區確實出現問題了,提出維修申請了,同時也要上門查看確認。如果確實存在漏水滲水的現象,就要啟動維修資金的申請,因為這是業主的權益。

馮科長說,公共維修資金應急申請最終審核和資金下撥,是由區房產局執行,相關情況應該再問問區房產局。可秦淮區房產局也表示,他們只是一個走流程的部門,建筑工程方面並不專業,也不可能把關具體的工程量。

【物業辦:將引入相關業主監督 讓維修資金花得明白】

業主們說,涉及到漏水、電梯損壞等項目的公共維修資金應急申請,和一般維修還不一樣,並不需要樓棟三分之二業主的同意,隻要有人發起申請基本都會批准下來,可真正花出去的,是整棟樓全體業主的錢,而且這筆錢花出去了他們根本不會知情,也無法監督。而對於施工單位來說,追求的肯定是工程量和利潤的最大化,如果任由這樣下去,他們的公共維修資金很快就會花完。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維修資金是房子的“養老金”,房子越來越老,后面需要維修的多著呢,就怕到了真正要維修的時候卻沒有錢了。小區業主質疑的關鍵在於維修點的工程量以及核算標准,有沒有通過什麼方式來約束施工的工程隊。

對於業主們的質疑,大光路街道物業科負責人承認,如果指望申請維修的業主、物業公司和施工單位做到自覺,難度很大。目前此事已經引起秦淮區房產局重視,根據上級部門要求,街道將考慮在應急維修資金的申請流程上加入監管環節,對維修量和維修必要性進行監督。

引入必要監管 守住房子的“養老錢”

如今,通過應急渠道使用住房維修基金更方便了,但帶來的一個新問題是:對於一些申請人和小區物業公司來說,隻要能把出問題的地方維修好就行了,花多少錢、怎麼維修並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而對於部分施工單位來說,修好房子的同時,增加工作量、多賺錢是最大目標﹔這其中,該怎麼維修、該花多少錢,卻沒有人來監督。這裡的漏洞十分明顯,維修基金能否用在刀刃上也打上了問號。希望這樣的現象,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設法彌補監管空白,讓維修基金用得更讓大家放心。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周會峰 張健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