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灌南縣相關“消費扶貧”農產品裝車運輸。灌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灌南縣新集鎮徐老庄的大米顆粒飽滿、色澤晶亮、清香悠遠、軟糯可口,2017年獲得國家農產品質量審定,被定為無公害產品,有需求跟我聯系。”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隊員、灌南縣新集鎮徐老庄村第一書記王星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產品消息,他來自江蘇鐘山賓館集團。“我們需要採購10萬元的大米,給我們送一批過來。”該集團辦公室主任王亮在王星的朋友圈留言。
灌南縣擁有蝦塘大米、食用菌、紅薯粉絲、大閘蟹等10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近年來,該縣堅持通過電商平台直銷、抖音直播帶貨、展銷當面推介、產品定向採購等方式,並重點借助江蘇省委駐灌南縣幫扶工作隊資源,積極開展“消費扶貧”工作,有效帶動和促進低收入人口與經濟薄弱村持續增收。
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一直是灌南“消費扶貧”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來自江蘇省住建廳幫扶隊員、新安鎮宋集村第一書記武世獻的協調對接下,住建廳機關食堂採購的大米、粉絲、豆腐等多種食材均來自灌南。來自廣發銀行南京分行的幫扶隊員、孟興庄鎮白皂村第一書記傅崇山,在大閘蟹大量上市的時節為養殖戶聯系了約6000斤的採購訂單。“在養殖基地打工,一個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比單單務農賺得多。”在養殖場打工的建檔立卡戶周堯春說。
除了通過幫扶工作隊后方資源採購產品之外,灌南縣還通過工作隊推動農產品“走出去”。來自太倉市的幫扶隊員、新安鎮蘇口村第一書記卜春春在太倉設立了挂鉤村第一個農產品產銷館——“灌河飄香”,並面向上海游客展銷灌南有機農產品。來自交通控股的幫扶隊員、高湖村第一書記張言豐,選擇人流量大的網紅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灌南農產品專櫃。來自中國電科28所的幫扶隊員、東盤村第一書記李一峰,主動聯系無錫最大的菜籃子、米袋子保障供應服務公司——朝陽集團,對接灌南的稻米、葡萄、林下雞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的銜接合作,努力讓灌南產品在無錫全面上市。
“灌南的農產品很綠色、很生態,但是缺乏品牌、缺乏包裝,展示不方便、銷售難保存。”來自蘇州市姑蘇區的隊員、湯溝鎮溝東村第一書記龔霄鵬對接了包裝設計、工商注冊等,幫助村裡注冊了第一個自有農產品品牌——“南園農甄”,首批7000多斤蝦田大米於8月份上市,完成銷售4萬余元。
數據統計顯示,1月至今,灌南共有80余種扶貧產品在相關電商平台上線。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和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的努力,灌南“消費扶貧”銷售總額總額已近400萬元。(卜春春 張言豐 夏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