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老劉脫貧記

黃啟源

2020年12月24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老劉脫貧記(眾生相)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12月24日 5版 版面截圖

原題:老劉脫貧記(眾生相)

今年5月,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曹家集社區的金銀花火了。種植第二年,3000畝金銀花喜獲豐收,僅頭茬鮮花的產量高達60萬斤,總產值超1000萬元。

和曹家集金銀花一起火的,還有當地種植戶老劉。

老劉不老,大名劉培長,今年44歲,瘦削的臉,蓬亂的頭發,膚色很黑,乍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不少。曾經,作為一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老劉對金銀花一竅不通。不過,今年他種植的金銀花,畝產500多斤,遠超其他種植戶,成為許多人眼中的“劉專家”。

從門外漢到種植能手,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到奔上致富路,老劉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這兩年,老劉把自己身上的“鑽研勁兒”和“吃苦勁兒”發揮了個通透,“我種了11畝地金銀花,今年的收入近10萬元,我有信心明年會更高。”

11月18日上午,初見老劉時,他剛從自家金銀花地裡剪枝回來,沾滿一身泥土的衣服還沒來得及換。一天剪兩分地,全靠老劉自己,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為了放心。

種植金銀花之前,老劉是村裡有名的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種好自己幾畝地之余,他平時跟著別人打零工,每個月僅有1000多元的收入。

窮則思變。2017年年初,曹集鄉裡組織近千名群眾分幾個批次到金銀花之鄉山東平邑考察學習種植金銀花。考察后沒多久,本著“帶著農民干”的工作思路,社區率先流轉70畝土地,種植金銀花,老劉在社區的金銀花地打起了零工,做些修枝除草的零活。

山東來的技術員每次跟大家伙兒講技術要領的時候,老劉總是聽得最認真的,也是問題問得最多的那一個。干活休息時,別人在地頭納涼、喝水,他卻總喜歡在地裡轉悠。

銀花是中草藥,可以做成藥、花茶、牙膏等不少商品,有前景。一次性投入,持續多年收益,更是讓他有了動力。老劉盤算一番,決定也種金銀花!說干就干,老劉找到社區書記,一張嘴就要種11畝金銀花,讓不少人瞪大了眼睛。

“一下子種那麼多,你一個人忙得過來嗎?”“忙得過來!”面對質疑聲音,想到欠著的外債,老劉倒顯得信心十足:不僅要種,還要種得最好。原來,老劉在地裡時,一直在暗暗學習種植技術。

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老劉自有3畝多地,又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承包了7畝多,從此這11畝的金銀花便成了他們全家的希望。種金銀花頭一年,老劉瘦了12斤。“一天到晚守在地裡,經常夜裡睡不著覺地琢磨。”老劉的妻子說。

小小金銀花,種植學問大。為了讓金銀花長得好,老劉買來竹竿,把金銀花架起來,綁到竹竿上。社區不少種植金銀花的人笑話他,“這又不是豆角、黃瓜,還得架起來?”

“搭架子長得更好,花開得更多。”老劉一邊解釋,一邊一個人默默花了十幾天時間,才把所有竹竿架子搭好。隻有小學文化的老劉,算起賬來一點不含糊。“照顧這個就像照顧小孩一樣,對於生長的每個環節都要精心呵護。”老劉常說。

琢磨多了,懂得也就多了,在老劉的精心培育下,今年,他家一株金銀花能產1斤多的鮮花,預計明年能達到2斤左右,平均畝產700斤左右,這在當地的種植戶裡是數一數二的。眼看著老劉的“土方法”換來了真豐收,社區不少金銀花種植戶不再笑他,憑著鑽研勁兒,老劉成了大家伙兒眼裡的“土專家”。大家伙兒遇到金銀花種植方面的問題,都愛跑來向他請教。

今年,老劉加入社區文明實踐站,成為曹家集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產業發展崗的志願者,老劉從不吝嗇,不僅每次都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傾囊相授,還熱情地和其他人探討種植思路。

如今的老劉外債還得差不多了,再也不覺得自己比別人矮半截,小小金銀花被汗水澆灌后換來了滾滾“金銀”花,也讓他的小日子更有了奔頭。

截至目前,曹家集社區共栽植金銀花3000多畝,吸納近700戶農戶參與,其中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110戶。他們跟老劉一樣,因種植金銀花而甩掉了“窮帽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不服輸的干勁,奮力奔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