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視頻輿情傳播趨勢及對策建議

2020年12月25日11:38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近期短視頻輿情傳播趨勢及對策建議

近日,一則《徐州奇葩家長給老師送特制錦旗》的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廣泛關注。視頻顯示,一名家長手持“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的錦旗,反映江蘇徐州天翔小學趙西海老師頻繁叫家長去學校的問題。12月6日,當地教育局通報稱,徐州市范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徐州市教育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7日,當地公安通報稱,該視頻系趙某某為博取眼球、吸引關注而自導自演的虛假視頻。目前,趙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

當前,短視頻逐漸成為信息傳播及輿論熱點生成的主要渠道,其簡短、直觀、快速等特性,給相關部門進行宣傳引導與輿情應對帶來了新機遇與新挑戰。

短視頻成為網絡輿論重要載體

疫情防控期間,網絡視頻(包含短視頻)蓬勃發展,使用率、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成為除即時通訊外用戶規模第二大的互聯網應用。截至2020年6月,短視頻用戶達8.18億,同比去年增長1.7億﹔使用率達87%,同比增長11.2%。

從行業發展看,各大互聯網平台均積極布局短視頻業務。經過幾年發展,快手、抖音、西瓜、火山、B站、梨視頻等新興短視頻平台用戶規模龐大,成為影響網絡輿論場重要力量之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8月,短視頻平台抖音日活用戶規模達6億,每日搜索達3億次﹔快手日活用戶數超過3億, 用戶日使用時長超過60分鐘。

從網民使用看,觀看、拍攝短視頻已成為一種全新網絡熱潮,刷短視頻已經成為移動用戶的新常態。比如,疫情防控期間,網民通過Vlog、直播等形式,記錄生活,表達喜怒哀樂。微博用戶累計上傳了225萬條疫情相關視頻,播放量超過842億次。河南輝縣一村支書李德平關於疫情防控的廣播暴躁喊話、一線女醫生女護士為方便穿防護服剪下長發、醫護人員防護服內衣服汗水浸透等短視頻引發熱議與共鳴。2月2日,抖音賬號“回形針”制作出《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視頻,全網累計播放量超1.5億次,各渠道累計漲粉1500萬。網民“林晨”在視頻平台B站上傳兩則疫情下的武漢現狀視頻,用短視頻書寫武漢“封城日記”,備受輿論關注。

從短視頻功能發展看,逐漸從信息傳達、內容創作拓展至移動支付、生活服務等“全效功能”。比如,疫情防控期間,一些短視頻平台與第三方醫療機構合作,開通在線問診功能﹔與教育機構合作,開通在線教育功能。在疫情催化下,各大短視頻平台積極布局直播帶貨模式,各類企業借此擴展產品銷售渠道,催生了一個全民直播新時代,一定程度促進和引領了新型消費方式,助力擴大內需,促進國內消費。商務部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400萬場,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

近期短視頻輿情風險

隨著短視頻迅猛發展,平台呈現出用戶基數大、使用頻率高、黏性強的特點,給相關部門輿情應對帶來一定挑戰。

從近期輿情傳播看,不少輿情事件均來源於短視頻,短視頻成輿情“策源地”與“發酵池”特征進一步凸顯。由於短視頻發布門檻較低,契合當下網民移動化、碎片化、快節奏的閱讀模式,加上短視頻比文字、圖片更具真實感,易增強網民的信任感與參與感,推動輿情快速發酵及廣泛傳播。

近日,有網民發布黑龍江牡丹江雪鄉景區“烤腸15元一根”的短視頻,質疑當地食品價格過高,引發輿論爭議。對此,《黑龍江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一篇相關文章,稱雪鄉很“冤”,並指出經過多年改進,雪鄉已不再是以前的樣子,現在翻舊賬、給負面評價的網民是故意抹黑雪鄉。

再如,近日有網民發布一段14秒的短視頻稱,廣東汕頭一18歲的高中男生迎娶一14歲的初中女生。此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各方關注。對此,當地官方通報稱,視頻中男女均未成年,且均已輟學。當地教育局也回應,該事件為個案,正勸導二人復學。

此外,短視頻成虛假信息與輿情反轉產生的重要平台。短視頻創造者為了流量及利益,存在拼湊剪輯、劇本擺拍等現象,屢屢引發輿論爭議。

近日,有網民爆料稱,在浙江普陀山景區一家飯店裡,他們隨便吃一頓就花了1900多元,認為遇到了“黑店”。之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后發現,店家相關商品進貨票據齊全,菜品明碼標價、斤兩正常,輿情得以及時平息。

11月,有網民通過某短視頻平台發布疑似在雲南瑞麗市組織偷越國境視頻,引發輿論關注。當地公安機關迅速將發布視頻的人員抓獲。經查,該網民發布的視頻是其在工地內挖掘排污管道時所拍攝。為博取眼球,將拍攝的視頻編造成非法偷渡通道后發布,造成了不良影響。

值得警惕的是,造假短視頻可能存在一條成熟的黑灰產業鏈條。比如,在短視頻平台上注冊大量仿冒賬號,用獵奇標題、關注發紅包等方式騙取粉絲點贊。

今年10月,江西贛州一名六旬大媽在某短視頻平台上刷到冒充藝人靳東的短視頻賬號,與該賬號互動后表示想要與現任丈夫離婚,與“靳東”一起生活。該事件被媒體曝光引發熱議后,相關平台封禁上千個藝人假冒賬號。這些賬號通過剪輯與后期制作,發布虛假視頻,騙取流量或實現詐騙等不良目的。

相關建議

從宣傳引導角度看,短視頻逐漸成為吸引網民特別是年輕網民流量的新富礦,可成為網絡宣傳工作重要陣地之一。利用短視頻進行正面宣傳,不但切合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的精神,也能提升網上宣傳效果。因此,各地政府部門要有運用好短視頻的超前意識。

比如,近期多地利用短視頻形成的熱點推廣地方文旅,效果顯著。近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為宣傳當地旅游和推銷農產品的短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賀嬌龍身披紅色斗篷,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駿馬奔馳在雪原上,圈粉無數。不少網民點贊其“英姿颯爽”“女俠范兒”,表示“也想去當地雪原騎馬”。據媒體報道,現在賀嬌龍的抖音平台已經有超過80萬粉絲,成為宣傳當地文旅的一個重要窗口。

再如,近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青年丁真微笑短視頻“火爆”網絡后,四川省各級政府部門、官方媒體積極布局宣傳推廣,打出一套組合拳,成功讓丁真突破傳統“網紅”標簽,不僅推廣了當地文旅,也拉升了全國的旅游話題熱度,其中,邀請丁真為家鄉拍攝的宣傳片《丁真的世界》,引發海量關注。@四川文旅@甘孜文旅等政務微博借勢推介甘孜旅游優惠政策,其中微博話題#四川甘孜A級景區門票全免#閱讀量破億。面對有聲音誤解丁真是西藏人,四川文旅部門發起回應#其實丁真在四川#的微博話題,並與各地文旅部門互動,借機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大秀本地美景。不少網民點贊表示,把流量轉換為正能量真的是太好了。

從輿情應對角度,應重視短視頻平台對網絡輿論和網絡空間的影響,加大對短視頻平台的關注。監管部門應及時劃定有大量用戶的短視頻平台的言行邊界、行為規范,壓實短視頻平台主體責任,有針對性地運用好管理好。同時,密切關注新傳播平台動向,不斷加強對短視頻行業、對內容的監管與指引。各地政府部門在輿情分析中應重點對短視頻進行監測、分析與研判,以便針對相關輿情可以迅速響應,及時應對。

從短視頻平台自身來看,應切實遵守法律法規、自律公約,切實履行平台主體責任,不斷提高自我整改和淨化的能力。此外,還需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有意識地提高短視頻平台中的信息質量。如近日老年人沉迷短視頻,陷入虛假視頻陷阱的話題為輿論所詬病。平台可以進一步優化處理大數據算法,加入受眾提醒功能。若用戶閱讀某一領域、傾向相似的同質化內容時,可通過彈窗等善意提示,或智能推送個別異質化內容,有針對性地防止老年人等群體沉迷短視頻、被虛假信息所蠱惑。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廖燦亮)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