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大豐:飛地經濟迎新機 高速發展乘風起

翟玉標

2020年12月31日16:55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12月30日,鹽通高鐵正式通車,有“北上海”之稱的鹽城市大豐區與上海的時空距離進一步拉近,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

近年來,地處黃海之濱的鹽城市大豐區,緊扣“蘇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沿海綠色產業新高地、長三角‘飛地經濟’示范區”三大定位,加速成為江蘇沿海重要的新興產業增長極。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江蘇沿海開放、鹽城步入全域高鐵時代和十四五開局等發展機遇疊加下,這座年輕的濱海新城區有了更大展望空間。

鹽通高鐵建成通車,大豐全面邁入“高鐵時代”。單培泉攝

高鐵連通上海 打造“飛地經濟”示范區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上海唯一市級層面與外地合作共建的開發區。目前,總投資100億元的光明集團“一園一廚五基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正泰集團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正在全面實施中。

翁學文是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建設工程部經理,在大豐工作已經4年。“以前從上海到大豐來往一趟,不堵車也要將近8個小時,現在高鐵隻要2個多小時,非常方便。”

大豐和上海開車往返一趟要走500多公裡,鹽通高鐵通車后,這條全長156.6公裡的高速鐵路沿途共設置6座車站,鹽城大豐站就是其中重要節點之一。北接連鹽鐵路,南接滬蘇通鐵路的鹽通高鐵進一步拉近了上海與大豐的時空距離,從大豐去往蘇南、上海、浙江地區有了直達高鐵列車,大豐不通動車的歷史就此終結。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蘇萍表示:“鹽通高鐵的開通會加快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全方位接軌上海的步伐,吸引更優質資本進入,為園區、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先機。”

據大豐區相關領導介紹,未來大豐將把全域作為發展“飛地經濟”的主陣地,加快與上海產業同鏈、創新同步、設施同網、服務同等、制度同型,以接軌上海為突破,強化與長三角城市的跨地區合作,推動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打造長三角“飛地經濟”發展的大豐樣板。

高質開放沿海 構建立體發展格局

在持續深入接軌上海的同時,大豐也把沿海開發作為另一項區域發展戰略。

2015年,繼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后,大豐港獲批設立蘇北首家縣級保稅物流中心(B型),2019年開通“滬豐通”模式,與上海港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20年實現對韓主要港口全覆蓋和東南亞直航航線首航。

作為大豐開放沿海的重要窗口,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正以國內韓資密集區為重點,招引韓資項目,加快推進興國工程機械、新星高空作業車等韓資項目,打造中國中部沿海海洋經濟中韓合作新高地。

依托“兩海”聯動匯聚的開放動能,大豐現有外資企業206家,合作共建園區全市最多、層次最高,外貿進出口總額、利用外資總量連續8年全市第一,經濟外向度全市最高﹔全區對韓進出口額年超3億美元,年增長10%以上。

中國較大的風電葉片出口港——大豐港。孫華金攝

布局風光電 綠色鋪就發展底色

放眼大豐廣闊的灘涂,一座座風力發電機傲然佇立。據了解,大豐區正全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突出海上風電和光伏兩大平台,從項目招引、企業集聚到產業鏈構建,全面布局風光電的智慧能源“新基建”。

據了解,去年,大豐全區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業開票銷售佔鹽城近40%。作為國內第一家擁有國家版權標示的風電產業園,大豐風電產業園內雲集了多家行業領軍企業。以江蘇金風科技為例,該企業被視作大豐風電科技的“領頭雁”,創下了中國最全的風電產業集聚區、中國最大的風電產業園區、中國最早的海上風電制造基地等多項之最。

未來,隨著阿特斯太陽能組件、正泰新能源5GW高效電池和組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在大豐落戶投產,以及金風科技、中車電機等領軍企業存量增長,預計到“十四五”末,大豐區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業將實現千億銷售規模。

此外,大豐正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的產業鏈發展。這兩類新興產業將與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一起,共同構筑起大豐的“三大新興產業”高地。

(責編:張鑫、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