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醫美”互聯網又一風口?風險並不“輕”

2021年01月06日07:3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輕醫美”,互聯網巨頭又一風口?

作為非手術品類的“輕醫美”市場,去年取得了突破式增長,儼然成為又一風口,互聯網平台競相進入。“輕醫美”有沒有醫療風險?“輕醫美”是不是“黑醫美”的溫床?記者進行了調查。

“輕醫美”逆勢增長

所謂“輕醫美”,是指用無創或微創醫美療法,進行專業肌膚保養,如為人熟知的熱瑪吉、光子嫩膚、刷酸等。

李佳雪是個80后,會定期去醫院做皮膚管理。“上周末去醫院做皮膚管理順便刷了一個不會脫皮的酸。因為之前刷酸感覺挺煩的,雖然效果好但是會脫皮,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化妝。一聽到不用脫皮,我立馬去刷了,刷完后皮膚又白又亮。”她說。

“去年‘輕醫美’市場增長較快,特別是大光電抗衰在經過過去幾年持續的市場教育、市場培訓,去年取得突破式增長,包括像熱瑪吉這樣一些原來醫美行業的專業詞匯,現在也越來越多地被眾多女性消費者所熟知,變成一個時髦的消費。去年下半年,從新氧平台數據來看,非手術品類比上年同期增長115.6%,熱瑪吉訂單量同比增長720%。” 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說,“醫美現在開始漸漸‘破圈’,以前醫美核心消費者都是一些時尚的、高消費的女性,但現在很多普通人甚至男性,開始嘗試‘輕醫美’,他們的年齡范圍更廣,職業、社會階層也變得廣泛。” 金星說,其實醫美行業裡的手術和非手術是兩個不一樣的市場,無論是消費者的構成、消費者決策的路徑、消費習慣,還是客單價、供給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我們常常說手術類醫美的用戶是想變美的用戶,非手術類醫美的用戶是怕丑的用戶。”

令人關注的是,隨著中國醫美行業的高速增長,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加入到這個行業,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截至目前,除去新氧醫美、更美、悅美等互聯網醫美平台,阿裡健康、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都在醫美行業中不斷角力。

“輕醫美”風險並不“輕”

“輕醫美”為大量的醫療事故埋下了隱患,也為“黑醫美”的盛行推波助瀾。

南京某醫院整形科的劉醫生感慨,最近做了多例鼻修復手術,“你說醫美亂不亂?有無証行醫、有‘黑醫美’、有過度營銷、有過度醫療……大家隻有多多了解、謹慎決定。因為打個針、動個刀,都是醫療行為,都是有風險的,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在某APP上,記者隨機點開醫美頻道,便能看到團購項目和美容師的推薦,但這些美容師的頁面介紹裡,僅展示了從業、入駐時間及擅長領域,沒有任何相關技能、從業資質方面的証明。

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醫美行業的專家們對“輕醫美”提出了質疑。

“我不太贊成用‘輕醫美’這個詞,其實‘輕醫美’風險並不輕。國際上稱為微創,我覺得這個詞更正規些。”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宋建星說,比如雙眼皮是個小手術,但是做好確實不容易,天生的雙眼皮為什麼好看?是因為它具有動態美。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失敗案例,做得不好的雙眼皮會顯得眼神呆滯,顯老、顯凶。

“‘輕醫美’每年的受害者,特別是‘黑醫美’造成的受害者非常多,‘輕醫美’也需要技術非常好的醫生,需要用正品設備和針劑來進行。”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欒杰說,“輕醫美”市場要成為成熟、規范、安全的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好醫生是最稀缺的資源

“黑醫美”猖獗,很多時候往往是消費者圖方便、貪便宜,或單純聽信周圍人的口碑。“我覺得誤傳誤信是‘黑醫美’猖獗的原因。”宋建星說。

“醫美是大健康中非常重要的產業,從業者的技術能力和規范性決定了這個行業的水平高低。” 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海濤說,回歸醫療本質,這是醫美行業過去幾年一直在講的事情。在很多平台上,消費者很難直接和醫生對話,哪怕看起來是一個醫生的頭像,消費者跟他私信,背后可能是機構的營銷人員在和消費者溝通。

業內人士指出,醫生普遍非常愛惜自己的聲譽,而運營人員大多不是醫學專業出身,對風險把控、名譽的愛惜可能遠不如醫生。還有,消費者都覺得做醫美貴,很大一部分是機構的營銷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輕醫美”有那麼多平台在競爭,最后爭奪的是醫生的時間。但醫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夠線下跟患者溝通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哪個平台做得更好、效率更高,讓消費者更信任,醫生就會把更多時間放在這個平台上,慢慢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有一天做醫美的互聯網平台,都能讓醫生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不少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宋曉華)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