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陳星鶯:瞄准鄉村人才振興關鍵點

2021年01月07日07: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07日 第 18 版 版面截圖

數據來源: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全國工商聯  版式設計:汪哲平

原題: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如何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邀請政協委員結合自身的調研、思考與實踐,建言資政。

——編 者

瞄准鄉村人才振興關鍵點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副省長 陳星鶯

人才是第一資源。調研發現,當前鄉村人才振興的堵點是:培養吸引人才缺乏針對性、基層缺乏自主權,導致人才留不住、用不好。比如,引進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忽視當地產業基礎、配套水平,結果鄉村無法為這些高端人才提供合適的發展土壤。人才振興的痛點是:新型職業農民緊缺,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導致農業現代化進程滯緩。人才振興的難點是:產業不旺、配套不全導致軟環境缺失。經濟收入、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城鄉差距,使得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瞄准這些關鍵點發力。

紓解堵點。根據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從頂層設計角度系統性規劃鄉村人才治理現代化機制與路徑。充分發揮鄉鎮服務農村和農民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各級投放的公共服務資源以鄉鎮、 村為主渠道落實,通過權力下放、資源下沉、力量下行,讓“人才下得去”“基層接得住”,賦予鄉鎮更多人事自主權。

化解痛點。因地制宜,定制化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探索將鄉村不同群體轉化為職業農民的路徑,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建設,採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合作培訓模式,整地區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破解難點。優化產業環境,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產業體系,引導更多“能人”返鄉干事創業,用創業帶動就業,用就業帶動人才﹔推動資源、服務向鄉鎮下沉,優化人才創業就業環境。推進城鄉戶籍、公共服務等方面制度改革,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高校農村調研基地、 實習基地,實現高校與鄉鎮之間的對接與互動。

(本報記者 李昌禹採訪整理)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