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現代農業走在全國前列

2021年01月07日17:05  來源:海門之窗
 
原標題:海門現代農業走在全國前列

余東鎮蟹池一角

江心沙農場水稻收割現場

海永立體無土栽培

本報記者丁威程 戴躍華 彭煒峰

農業穩則天下安,農業發展事關全局,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十三五”期間,我區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向,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子,推動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結構轉型成果豐碩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智谷綠海生態農業園的強盛農業科技園,看到幾十名工人正在蔬菜大棚地裡採摘新鮮的番茄和生菜,這些新鮮蔬菜將被運往上海、香港等地供應點。

鄉村振興,重點是產業要興旺。農業產業化以“確立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為主要內容。五年來,我區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推進,全區規模農業項目投資超150億元,基本建成智谷綠海、海永生態園等3個重點農業園區,以及金盛羊家樂、天籟村枇杷古園等一批生態主題農庄園區和農業科技園,農產品自營出口額9600萬美元,新增保豐食品、中寶食品兩個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間,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豐碩成果,水稻、小麥種植面積分別從2015年底的2.21萬畝、6.81萬畝增加到2019年底的8.85萬畝、16.37萬畝,形成臨江新區、海門港新區等6個優質糧油生產基地。蔬菜生產發展穩定,蔬菜、西甜瓜總產值達22.38億元,較“十二五”增長15.96%。生豬規模養殖佔比穩步提高,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佔比達83.18%,建成7家畜禽糞污社會化有償治理服務組織,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畜牧生態健康養殖比重分別達到98.52%、96.88%,南通領先。“蟹池多品種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成果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評為“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創建南通市級以上示范家庭漁場7家。

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人居環境整治有力

走進悅來鎮保民村,一望無際綠油油的小麥田,微風吹過,就像一湖綠水在蕩漾。這裡是高標准農田建設后的新田地,小麥長勢喜人,道路寬敞干淨,綠樹整齊繁茂,一派素朴恬靜的鄉村田園風光。

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就已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准農田。“十三五”期間,我區高標准農田建設經驗在省市推廣,共新建高標准農田27.3萬畝,總面積達68.98萬畝,佔總耕地86.7%。全區農機總動力40.05萬千瓦,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8.47%,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87.8%,水稻機插率提升至69.78%,高分通過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驗收。秸稈綜合利用形成“村組收運、區鎮監管、企業利用”的“海門模式”,實現飼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20%。

“糧安天下”。五年來,我區糧食發展成效顯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如今,我區正不斷加快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努力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建立農業科技投入保障長效機制,支持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讓有限、有效耕地為農民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為未來農業發展儲備更大能量。

去年以來,我區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四大整治提升行動”,全區農村面貌和人居水平持續提升。青龍河整治“短板”成為“樣板”,省道336沿線環境整治提升取得初步成效,120個村開展了村庄規劃編制並形成初步成果。截至目前,完成“三亂兩違”整治近477處、河道“三拆”198處、黑臭水體治理352條﹔已有22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佔比達到95.6%。農村戶廁改造完成41239座,完成率100.58%﹔共處置農村生活垃圾18.14萬噸,集中處置率達到100%,建設有機易腐垃圾處置中心9個。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置營運中心建成投用,農業廢棄物回收點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質量興農品牌強農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海門的大米晶瑩剔透,香氣四溢,自帶“軟、香、糯、甜”之獨特口感。五年來,我區全力打造“海門大米”“海門山羊”“萬年芋艿”等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品牌強農成效顯著。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品牌農業的發展。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海門品牌農業發展。

2016年,我區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獲國家農業部授牌。目前,全區有綠色食品52個、有機食品1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6個,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17個。農業品牌數量南通領先,注冊集體商標1個,培育省級以上農產品品牌16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個。

俗話說:“白米飯好吃田難種。”要“種好田”就要不斷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破解土地制約等難題。“十三五”期間,我區創新實施了“土地流轉履約保証保險”,構建承包土地流轉風險防范機制,在土地流入方無法兌現流轉租金時,由保險公司介入先行賠付,降低土地流轉風險,保障農民持續增收。

2017年6月,海門承擔全國第二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任務,2018年10月底圓滿完成改革工作。在改革實踐中,創造性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出“海門經驗”,自主研發首創“海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信息化管理系統”。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區村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讓農民享受股權紅利。海門被列為農業農村部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交流典型單位,獲得該榮譽的全國共有60家,江蘇僅4家。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