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村庄環境“花”樣美 居民幸福指數高

2021年01月07日17:00  來源:海安日報
 
原標題:村庄環境“花”樣美 居民“幸福”指數高

■ 通訊員 沈艷 康傳廣

建設美麗中國,鄉村美化和振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村庄干淨整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角斜鎮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把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放在重要位置,聚焦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廁所革命”“河長制”等重點工作,持續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建設美麗村庄 提升群眾幸福感

“如今,天更藍了、水更清了、道路更整潔了、環境更美了,我們的幸福感也更強了。”近日,參加完村慶祝元旦文藝演出后,村民吳禮江對湯灶村黨總支書記卞小建說。

近年來,角斜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全面建設群眾新居、鄉村大舞台、健身公園並配備健身器械,建立健全農村垃圾保潔清運長效機制。全區道路硬化、亮化,環境美化,村庄綠化達98.8%。全鎮一半以上行政村獲得了“江蘇省水美鄉村”榮譽稱號,來南村、湯灶村還獲得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稱號。

為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提升工作,角斜鎮借鑒“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經驗,全鎮392個村民小組探索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徑和新模式。近三年,累計建設改造110戶危房、硬化鄉村道路120公裡,拆除全鎮敞口垃圾設施420座,設置農村生產垃圾堆放點420處,全力實施垃圾分類投放,配備保潔和垃圾清運人員182人、分發垃圾桶1萬多個。通過基礎設施和人員的全面配備,穩步改善了全鎮老百姓的生活環境。

推進“廁所革命” 提升群眾獲得感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群眾便捷是實現幸福宜居生活的關鍵。推進“廁所革命”不僅是改善鄉村面貌的重要舉措,更是彰顯鄉村文明的重要符號。

談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卞慧剛感慨萬千,以前“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冬天冷、夏天臭、蒼蠅蚊子滿天飛”的旱廁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惡劣影響。自從村裡開展“廁所革命”后,逐漸改善了臭氣熏天的環境。改廁成為鄉村文明戶和美麗生活的“標配”。

截至目前,角斜鎮改廁工程已完成近97%。與此同時,全鎮結合人居環境點、“一村一景”打造,新建公廁46座。

落實“河長制” 提升群眾滿足感

天剛蒙蒙亮,湯灶村黨總支副書記王建華像往常一樣,迎著晨曦,開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王建華是一名村級河長,他負責的河道是永濟河。“小時候在這條河裡游過泳,還摸過魚。”對於永濟河,王建華非常熟悉,在他的記憶中,兒時的永濟河清澈見底。后來,由於缺乏長效保潔管護,沿河兩邊堆積了許多生產生活垃圾。河床日漸狹窄,久而久之,永濟河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風採。

自從實施了清水工程、“河長制”以后,為確保河道水清面潔,“巡河”成為他每天的“必修課”。河道有無漂浮物,有無排污口等與水環境提升息息相關的問題,都是王建華關注的重點。每次巡河后,他都會組織村干部、保潔員對發現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並把重要問題匯報給上級河長,通過協同治理形成治理合力。“通過治理,河水慢慢變清了,河岸漸漸變綠了,這條河又逐漸像以前一樣美了。”王建華笑著說。

為了全面提升水環境,角斜鎮除鎮村級河長以外,還從老黨員、退休老干部、熱愛環保的公益人士中引入民間河長,20個行政村配備了40名民間河長,常年在村組一線,巡河問水,為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新區而貢獻力量。

“從‘清水工程’到‘河長制’的貫徹落實,角斜鎮水環境治理永遠在路上。隻有不斷完善治理機制,才能全面提升全鎮水環境,人民群眾才能真正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帶來的生態效益。”角斜鎮黨委書記王晨表示。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