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代表委員熱議婁勤儉的講話:以新的奮斗不負期待、不負時代

2021年01月26日07:2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以新的奮斗不負期待、不負時代

昨日,省政協委員學習討論省委書記婁勤儉講話,審議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本報記者 余萍 邵丹 攝

□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集體採訪

承前啟后開盛會,繼往開來譜新篇。1月25日,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面向現代化新征程,全省上下必須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擔,攜起手來向前走,比學趕超爭一流,以新的奮斗不負期待、不負時代。”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會上的講話,引起代表委員們的熱烈反響。

極不平凡的2020年,江蘇交出的非凡答卷,有每個人的汗水﹔攜手奮進現代化新征程,呼喚每個人埋頭苦干、接續奮斗。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走近代表委員,記錄他們的自信與自豪,感受奮進的力量與激情。

艱辛奮斗創造極不平凡的發展成績

“2020年,我們遭遇了極不尋常的困難挑戰,進行了極不容易的艱辛奮斗,創造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成績。”回顧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婁勤儉講話中的“三個極不”激起了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藻情、汛情、旱情考驗重重,但同時也是干部隊伍經受鍛煉,特別彰顯擔當的一年。”省人大代表、蘇州市吳中區委書記陳嶸說,坐擁太湖六分水,吳中有著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的“雙面繡”特色,“去年疫情防控抓得早,復工復產迅速,各項工作都超出我們的預期,許多經濟指標高於蘇州平均水平,體現出城區經濟發展的韌性。”她說,“十四五”開局,吳中區確立“一個標杆、三個高地”的目標,也就是打造特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標杆,建設生態、文化、產業三大高地,在“現代化最美窗口”勾畫“最美風景”。

基礎設施是經濟與民生發展的“壓艙石”。“婁書記充分肯定了我省鐵路建設的成就,非常鼓舞人心。”省政協委員、省鐵路辦副主任朱培德說,落實省委省政府“以我為主、系統謀劃”“蘇北突破、蘇中提升、蘇南優化”等一系列決策部署,全省克服疫情影響,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合力打通過江難點,去年江蘇高鐵建設發展迎來大豐收,“軌道上的江蘇”跑出“加速度”。

天地之大,黎元為本。創造高品質生活,離不開出行便利,也離不開住得舒心,這些正是江蘇民生事業發展的鮮活注解。在省政協委員、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鄒建文看來,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省蘇北農房改善工作不僅取得較大進展,而且走出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探索路徑。他用“規劃引領,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尊重意願”“統籌協調,宜產宜居”“盤活資源,激發活力”,闡述自己對蘇北農房改善的路徑、特色、亮點的理解。

“婁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近些年我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解決了許多民生難題。”回顧充滿溫情的2020年,省政協委員、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相伯偉記憶猶新:疫情暴發初期,江蘇就宣布,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個人負擔費用實行醫保基金和財政兜底,彰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懷﹔復工復產中,江蘇再次出台政策,減征社會保險費用,頂格用好最長期限,僅2月-6月就減免醫療保險繳費150億元,為打好三場硬仗貢獻了力量。

在闖關奪隘中拼搏出一片新天地

攜手奮進新征程,如何在闖關奪隘中拼搏出一片新天地,在團結奮斗中再創發展新輝煌?

——攜手奮進新征程,需要以清醒的政治自覺,精准把握新發展階段特征,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接續奮斗、堅定前行。

“婁書記多次對學習貫徹新思想作出要求,今天在奮進新征程的起點上,他再一次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對深化學習新思想提出要求,我們必須要結合新征程新使命,更加用心用情學出新成效。”現場聆聽婁書記的講話,省政協委員、南京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明細細梳理了其中的邏輯關系。楊明認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是一個從認真忠實學習把握理論、學以致用堅決執行,到從實踐效果中感悟、增強貫徹自覺性,最后上升為規律性認識、不斷提升工作主動性創造性的過程。

——攜手奮進新征程,需要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用高質量發展的過硬成果扛起使命、開辟未來。

“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意志不能動搖、決心不能減弱,始終不為指標波動所驚慌、不為短期變化所干擾、不為困難增多所畏懼、不為外部議論所困惑”,婁勤儉這四個“不為”,令代表委員們深刻地認識到:唯有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江蘇才能加快從“體量優勢”向“質量優勢”、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

“婁勤儉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堅持系統觀念,做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一起‘落子’。”省人大代表、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表示,“揚州是個好地方”,面向新征程,揚州將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夯實“好地方”的產業根基、彰顯“好地方”的文化魅力、厚植“好地方”的生態底色、創造“好地方”的幸福生活、筑牢“好地方”的底線底板,充分展現具有中國特色、江蘇特征、揚州特點的現代化形態。

在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文化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劉德海看來,未來,我省要在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拓展發展內涵,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上為全國發展探路。

——攜手奮進新征程,需要以更大的定力魄力,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暢通內外雙循環上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婁勤儉強調,要加快展開“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布局。目標既定,如何實現?方向已明,如何抵達?

在省人大代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看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是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動力支撐。他建議,要著重強化產業鏈創新鏈的融合,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為改革‘試驗田’,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過去5年內,圍繞各個產業細分領域,在全省各個區域建設57家專業研究所,研發人員突破1萬人,成為江蘇突破原始創新、攻關‘卡脖子’技術的核心力量。”

“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劉慶說,為幫助江蘇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省產研院計劃到2023年,建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包括建設專業研究所60家、國內外戰略合作高校各60家和企業聯合創新中心600家,更大力度、更大范圍推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

一批世界級企業,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支柱”。“面向‘十四五’新使命,我們有對標世界一流領軍企業的信心,堅定做優做強的決心。”坐擁“單項冠軍”產品、榮膺中國工業大獎、入選國家首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令省人大代表、雙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文彬充滿自信。未來5年,雙良將在激活存量、做優增量上下功夫,力爭新興產業佔比達60%,成為江陰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有力支撐。

“和合南北、連接東西”,淮安行動起來。“我們將認真落實婁書記對淮安拿出‘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氣度的要求,持續放大戰略疊加覆蓋和綜合交通暢通循環效應,努力打造流量超大、名副其實的‘樞紐新城’,爭做江蘇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樞紐’。”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說,以加速重大戰略落地實施激活“流量”潛能、以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擴大“流量”入口、以提升樞紐經濟產業層次釋放“流量”紅利,淮安正在加快構建發展樞紐經濟。

——攜手奮進新征程,需要以深厚的為民情懷,加快建設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在新起點上共創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美好明天。

“今后,我們要探索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重點關注‘極少數’,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些話,說到大家的心坎裡。”省政協委員、省民政廳副廳長戚錫生直言,全省仍有200萬困難群眾,目前全省低保對象平均保障標准位居全國第二,困境兒童保障標准列全國第一,特困供養標准也位居全國前列。在迎接江蘇燦爛明天的新征程上,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同樣要“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努力為他們過上美好生活而接續奮斗。

醫療、住房、養老、文化供給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如何從一個個民生難點變成民生亮點?

省政協委員、江蘇蘇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慧,從蘇北農房改善的成功實踐中,看到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鄉村振興的無限希望。

省人大代表、省文旅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認為,“十四五”應該進一步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讓老百姓從文化供給中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隻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省政協委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曹信邦表示,在新征程的奮進路上,要以深厚的為民情懷為出發點,建設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為全民謀取幸福生活。

在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上收獲最美風景

幸福生活是靠親手建設、奮斗出來的。一錘接著一錘持續用力,一步一個腳印接續奮斗,用我們的負重前行換取人民的歲月靜好……婁勤儉的話,令代表委員們深感肩上責任之重、使命之重。

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擔,攜起手來向前走,比學趕超爭一流,以新的奮斗不負期待、不負時代。

“昨天的奮斗寫就了今天的成績,今天的奮斗必將成就明天的榮光。”省政協委員、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陳愛蓓深有感觸地說,“現場聆聽婁書記點贊江蘇人‘勤勞智慧有自信、實干堅韌敢創新、低調務實不張揚’,我倍感自豪、備受鼓舞。”她表示,任何發展都是以人為本的,也是依靠人實干出來的。過去五年,我省取得累累碩果,與江蘇人獨特的精神特質分不開。這種尤為可貴的品質,必將成為江蘇未來發展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婁書記說‘要拿出一股子銳氣,勇闖無人區、勇當探路者,努力展現更多識變應變、化危為機、化被動為主動的創新創造,在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上收獲最美風景’,這段話我印象很深刻。”省人大代表、銀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寶銀特種鋼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庄建新說。

“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庄建新感慨,曾經因為國外技術封鎖,他和同事們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正是憑借著一股子銳氣,他們完成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企業先后研發生產24項替代進口的新產品,取得35項發明專利,為國家節約150多億元採購成本。

奮斗在基層一線,省政協委員、太倉市浮橋鎮方橋村黨委書記陳超早已定好今年的小目標:更好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續加大農業產業發展投入,特別是做好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拉動村級收入增長,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宜居生態,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創建特色精品鄉村,讓村民盡享水清岸綠的優美村庄﹔在民生實事領域下更多功夫,帶領村民共建高標准小康樣板。

“站上新的起點,江蘇發展大有可為,潛力無限,隻要同心協力,披荊斬棘,務實奮斗,匯聚磅礡的攀登力量,必能成就發展新偉業。”省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閔學勤說,現代化新征程出發點、落腳點是“為民奔跑”,“正如婁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天地之大,黎元為本’‘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也是奮斗的理想和追求所在,如此才能不負期待、不負時代。”

勇當發展標杆,迎著挑戰上、頂著壓力闖、奔著目標干,百折不撓地辦好自己的事,江蘇一定能夠在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上收獲最美風景! (統稿:孫巡 付奇)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