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代表委員:生態優先 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2021年01月28日07:3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生態優先,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要突破,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美麗江蘇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這是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

讓美麗江蘇成為“強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現,成為我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鮮明底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代表委員們紛紛出謀劃策。

建設美麗中國“江蘇樣板”

“十三五”以來,我省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為主陣地,全面向污染宣戰,解決了一批影響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性好轉。

省人大代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孫大明正是見証者之一。“正是有了好環境,保護區的麋鹿繁殖率、存活率、年遞增率位於世界之首。”孫大明自豪地表示。

生態保衛戰是一場“持久戰”,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省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表示,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繼續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保衛戰,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上“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江蘇樣板”不懈奮斗。

近年來,泰州相繼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等。省政協委員、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顏忠林介紹,今年泰州將著手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及“十四五”控排實施方案,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

“守護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每個人的努力都很重要。”省人大代表、 盱眙縣環境衛生管理處環衛工人周勤表示,垃圾分類是居民生活中的“小事”,也是關乎生態環境的“大事”,呼吁大家養成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為美麗江蘇貢獻力量。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美麗江蘇建設,離不開綠色產業支撐。

“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省人大代表、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唐光普表示,連雲港作為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必須形成綠色競爭優勢,將嚴格環保准入,強化環保引導和調控作用,嚴格落實環境空間管控,積極引導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力推動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

加快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力爭提前實現碳達峰是美麗江蘇的重要目標。省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趙克強說,隻有減污降碳增匯同向發力,才能更好地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江蘇。建議制定全省及各地區、各行業節能降耗和減污降碳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並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生態系統碳匯潛力評估,建立碳匯基金制。在省內進行碳中和的排補指標與經濟價格設定,省外選擇長江經濟帶一二個省份,探索建立碳匯交易機制,形成省內外雙機制雙驅動。

“我們將加快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科技環保領軍企業。”省政協委員、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旭鬆說,企業將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完善、化工園區污染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和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推進污染土壤修復和固危廢收集處置﹔加大重大技術攻關,著力推進超低排放﹔圍繞“碳達峰”目標,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打造天空地一體化碳監測網,助推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系統修復長江生態

長江大保護,也成為代表委員們探討美麗江蘇建設的重要關注點。

“長江大保護與美麗江蘇可以齊抓共建、互促共進。”省政協委員、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院長阮宏華建議,根據沿江不同地段的生態敏感性、脆弱性,科學分區、科學施策。優化沿江功能布局,建立岸線佔用退出和生態補償、小微濕地保護等機制,對影響長江生態的企業,分批、分期、分區“關停並轉”,以綜合治理推動修復性保護,以綠色升級推動發展性保護。同時,要進一步強化保護意識,重視養成生態文明理念。

“系統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已成為當前保護工作重心,建議聚焦存在問題,推動長江生態修復工作向系統化、高質量邁進。”省政協委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張甘霖建議,通過制定涵蓋調查評價、空間規劃、資金概算、工程建設、評價考核等岸線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省級標准,讓各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同時加快探索財政撬動、市場化運作的生態修復長效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吳瓊 王慧 胡蘭蘭)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