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大省江蘇的破萬億之路:仍需打通多個梗阻

2021年02月05日07:3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解碼軟件大省的“破萬億”之路

“2020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8萬億元,規模保持全國第三。”2月3日,省工信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

“十三五”期間,我省軟件產業發展“沖勁十足”——2015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為7062億元,5年來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即使是受疫情沖擊嚴重的去年上半年,全省仍實現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7%。

軟件是信息技術之魂、網絡安全之盾、經濟轉型之擎、數字社會之基。對於軟件大省江蘇來說,軟件產業是發展“數字江蘇”的重要基礎,更是建設制造強省和網絡強省的關鍵支撐。連日來,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多方進行調查採訪,解碼軟件大省的“破萬億”之路。

顛覆:軟件正在定義“新世界”

數字時代,“軟件”正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推動智慧社會加速到來。省工信廳數據顯示,2020年信息技術服務類收入佔比超55%,其中“雲服務”收入增長最快,同比增長14.1%,高於全行業增速4個百分點。尤其去年疫情期間,軟件產業收獲一波“小爆發”。

“隨著‘雲服務’成為穩健的‘增長極’,人們意識到,信息軟件已不僅是各行業提質增效的‘工具’,呈現出從‘工具’到‘平台’再到‘引領’的轉變。”華雲數據去年首次入圍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其“掌門人”許廣彬感慨地說。

在南京,公交車乘客們明顯感受到,等車的時間越來越短。“這背后是軟件平台在有條不紊地調控、指揮。”東大金智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學鬆告訴記者,“雲服務”正在啟迪更多智慧城市新場景。去年,企業為南京公交集團研發上線“智慧調度”軟件平台,通過採集、分析城市道路、實時交通、乘客流動數據,實時調整班次,精准“對接”人與車,乘客平均最長等車時間從10分鐘降到6分鐘左右。

軟件不僅顛覆傳統“場景”,還在定義“新世界”。“這個‘世界’既是物理概念的,也是思維方式上的——我們打破種種限制,重新看待、利用數據,呈現新場景、新業態。”中科曙光研究院高性能計算工程師左洪年在這一行業深耕近10年,近年來更加深刻感受到軟件依托的“互連”技術已成為產業“柔性骨骼”、撐起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2016年起,中科曙光與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淮海經濟區先進計算中心,並通過“雲服務”為制造模式變革和工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左洪年透露,研究院正加大對“數字孿生生產線”的研發投入,未來,對於個性化制造訂單將無需打造新流水線,通過“算力”即可調整,讓每條流水線都具備“柔性生產”的可能。

“軟件已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回復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時說,當下互聯網革命進入“下半場”,發展數字經濟進入歷史機遇期,軟件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正在“重新定義”傳統物理世界基礎設施和社會經濟基礎設施,“人類文明或將運行在軟件之上”。

那麼,江蘇准備好了麼?

集聚:“破萬億”背后是產業生態支撐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南京軟件企業,我們算是江蘇軟件產業發展的見証者。”3日下午,在南京軟件谷潤和智創中心B棟的展示廳內,潤和軟件總裁周紅衛回憶說,參加首屆南京軟博會時公司隻有100名員工,2007年搬到南京軟件谷時也不過幾百人,如今集團員工有1.2萬名、年營業額突破40億元。

在南京軟件谷,一批心懷國產軟件夢想的基礎軟件企業“聚木成林”——翼輝信息自研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內核自主化率達到100%﹔統信軟件基於開源Linux內核的統信操作系統,與麒麟操作系統並稱國產操作系統“雙雄”﹔此外睿悅信息的移動VR操作系統、亞信安全等軟件產品,個個是細分行業“隱形冠軍”。

“2020年,軟件谷涉軟企業已超3000家,軟件產業建筑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營收突破2170億元,佔全省軟件收入的20%。”中國(南京)軟件谷管委會副主任黃敖齊感慨,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南京市軟件產業發展的特色集聚區和核心標志區,南京軟件谷的崛起歷程正是江蘇軟件產業一路高歌發展的縮影。

“早在2007年,省裡就發布了《江蘇省軟件產業促進條例》,江蘇是全國第一也是唯一以地方性法規推進軟件產業發展的省份。”省工信廳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張巍認為,繼北京、廣東后,江蘇成為全國第三個軟件產業“破萬億”的地區,“密鑰”就在於具備先發優勢和深厚的發展基礎,通過長期堅持和耕耘,聚合成一條條產業鏈和一個個產業集群,共同滋養出完整的“軟件生態”。

“穩”和“壯”,是江蘇軟件產業呈現出的最大特點。“穩”體現在產業規模提升上,尤其是產業結構向服務化轉型成效顯著,2013年江蘇省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佔軟件業務收入比重僅為39%,2020年則超過55%。“壯”則是全省軟件企業的群像——截至2020年12月,全省納入工信部運行局統計的軟件企業數達6225家,其中在境內外主板和科創板上市的軟件企業已有34家、新三板企業85家。此外,江蘇擁有中國(南京)軟件谷等7家國家級軟件園、25家省級軟件園。

張巍表示,我省已形成以南京、無錫、蘇州為中心的軟件產業集聚帶,蘇南地區對全省軟件產業發展的整體帶動作用日益凸顯。軟件產業整體進入以“聯網應用”為特征的網絡化階段。

呼喚:打造軟件產業鏈“頭部”蘇企

去年我省軟件產業收入歷史性首破萬億元,但這僅約等於國內軟件龍頭企業華為一年的營收。翻看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9家江蘇企業上榜,但排名最高的南瑞集團也僅位列第9﹔橫向對比,前百企業中北京有32家、廣東有18家、上海有10家。

“‘有高原、無高峰’,是我省軟件和互聯網行業的‘老問題’。”張巍直言,這與一段時期的特定市場生態有關。“十二五”期間省內軟件企業的結構還有些失衡,從事行業應用軟件和嵌入式軟件研發的各佔30%,搞OA辦公軟件的企業有近千家,這是因為我省電子信息產業比較強,“過分扎堆”也導致“龍頭不顯”。不過,對軟件這一朝陽行業的發展前景,業界普遍表示樂觀。

2016年落戶南京軟件谷的翼輝信息,是業內年輕“優等生”,專注於做嵌入式操作系統及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了面向工業領域的大型實時操作系統“SylixOS”。“2006年我們寫下第一行代碼,現在‘SylixOS’代碼量已超100萬行。”2日剛剛簽下B輪融資協議的公司副總經理李拓振奮地表示,翼輝的操作系統已應用在航天航空、電力、軌道交通、汽車電子等領域,有近千家用戶單位,通過各方發力、有關部門進一步引導,他們有信心成為沖擊龍頭的“種子選手”。

“軟件產業的競爭並非‘單打獨斗’,企業之爭已變成產業生態之爭,因此需篩選一批‘頭雁’‘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中小企業共建產業生態。”張巍說,“十四五”期間,我省規劃啟動“百億軟件企業雁陣培育工程”,計劃打造10家百億級軟件企業,並推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融入“頭雁”企業產業生態中。

如何在6000多家軟件企業中將“好苗子”挑出來?張巍介紹,我省組織制訂企業分類評估規范,培育入庫重點軟件企業和“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已有201家,執行分類分策的“政策包”。比如,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用1億元財政資金設立風險擔保基金池,解決軟件企業作為“輕資產”創新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行動:有的放矢填補人才缺口

江蘇軟件產業突破萬億元大關,發展也將邁入新階段。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學軍認為,軟件行業將面臨高端人才缺口問題。“當前我國整體軟件人才缺口達600萬。”工信部信發司相關人員去年在南京調研時曾公布這樣一個數據。

記者採訪南京統信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焦蘇蒙時,他多次提到,做國產操作系統底層生態,自主代碼量需求超過千萬行,與國外頂級公司動輒擁有十幾萬名基礎軟件技術人才相比,國內軟件公司幾千人是“基線”,幾萬人也“不嫌多”。

打破學科壁壘和專業藩籬,加強產教合作、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是專家和企業共同的期待。“尤其要重視軟件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劉學軍看來,軟件系統開發者不僅要做“技術活”,還應是“設計師”,要熟悉各行業的特點、痛點和發展脈絡,這就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去年起,南工大、東南大學等新設“人工智能”專業,完善軟件學科高等教育體系,積極為未來軟件產業培養具備融合創新和靈活應用能力的“π型”人才。

軟件人才存在“缺口”,我省正有的放矢地進行“填補”。

早在2008年,我省就成立了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從去年9月起,該基金會帶著省內近500家軟件企業赴各地知名高校展開“秋招”,為企業和高校“兩頭助力”。基金會還連續12年設立“江蘇軟件獎學金”,“育鷹計劃”培訓、“群鷹匯”產業沙龍和“公益學堂”線上培訓活動參與者累計近3萬人。“我們希望吸引優秀軟件人才來蘇創業就業,為軟件企業引進更多實用型人才。”基金會秘書長馬鐳說。

以新興產業集群為方向,政府部門牽頭加速構筑“人才梯隊”。去年9月,《江蘇軟件集群產才融合推進工作方案》正式發布,並啟動“3521”產才融合計劃,即力爭3年內引進國際頂尖領軍型軟件專家3名、國際一流軟件人才50名,培育本土骨干軟件企業家200名,建成10家百億企業領軍的軟件集群。

“希望通過省市聯動、部門協同機制,瞄准軟件集群產才融合痛點,建設和完善人才、項目、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高效對接的產才融合生態體系,通過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真正實現產才深度融合。”張巍說。

未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發展信創產業

“信創產業是軟件產業更進一步的突破方向。”在去年舉辦的軟博會論壇上,眾多參會嘉賓不約而同地說。所謂信創產業,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它涉及一條龐大的產業鏈,包括CPU芯片、服務器、各種“雲”等IT基礎設置,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件,以及各類應用軟件和信息安全產品,關鍵在於突破“卡脖子”環節。

對信創產業的重視,背后是對自主可控的期待。軟件產業收入剛剛“破萬億”的江蘇提出新目標——力爭到“十四五”末,軟件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軟件自主創新生態更加健全,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軟件產業體系全面建成。

不妨看看智能制造的基礎——工程軟件的使用情況。“長期以來,教學、科研習慣使用國外的工程軟件,我們工程軟件弱、高端軟件少。”河海大學信息學院軟件工程系系主任張鵬程感嘆道,教學、研發中使用的三維仿真分析CEA軟件主要來自歐美,制造業要實現“自主可控”,必須開啟工程軟件的“自主創新”。

就在去年末,河海大學與華為共建校企培養模式,將“信創課程”新增到本科三年級課程中,從使用到研發,力爭建立一個全新的、國產化“軟件生態”。張鵬程坦言,師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打造一個日趨完美的軟件,需要海量用戶反饋、長時間的打磨和研究﹔另一方面,還要下大力氣提升市場對信創工程軟件的接受度。

眼下越來越多的工業行業、領域認識到“信創”的必要性。比如,國內工業軟件需求大、對外依存度高,制造業尤其是智能制造領域正呼喚更多“國產雲”。

盡管前路光明,但軟件產業發展之路注定並不平坦。目前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信息化項目軟硬件投資比例一般為6:4,而我省仍舊大多為4:6甚至3:7。“健康的市場,應該能准確評估軟件的價值,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扭轉‘重硬件輕軟件’的觀念,為堅持創新、自主研發的軟件系統合理‘定價’。”李拓對此充滿期待。(付奇 王夢然)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