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為支持禁漁工作,長江干流江蘇段和保護區近1.5萬名漁民全部退捕。其中,有人昨天還是長江裡捕魚為生的漁民﹔今天已經變身成為守護母親河的護漁人員。《新春走基層》,跟隨南通通州護漁隊的腳步,看看他們的工作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南通通州區境內的開沙島是長江溯江而上江蘇段的第一島。島上葦蕩密布,附近水域餌料豐富,是難得的“好水口”。這裡曾經常年聚集100多條漁船,超過南通市漁船總數的六成。而現在這裡最活躍的就是這艘由漁船改造的漁政巡查船舶。船上的三個人雖然年齡不一,但是都有共同的人生經歷--曾經的捕魚人,現在的護漁員。
南通市通州區農林綜合執法大隊護漁隊隊長史洪偉打開微信給記者看了一個小細節:原來打漁的時候,微信名叫“江上漁者”,后來干了護漁員工作后,微信名就叫“巡江人”。在史洪偉看來,把長江保護好,也是為了將來大家都有魚吃。
史洪偉是通州區農林綜合執法大隊護漁隊隊長,他告訴記者,30年前,他們剛在長江捕魚的時候,一天100多斤刀魚的收獲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年景好的時候一年毛收入能到十多萬。但是這幾年,長江魚類驟減,捕魚的收入也是直線下降。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實施十年禁捕。三位漁民不僅提前一年上岸,還通過應聘正式成為護漁員。護漁隊隊員陸寶華說,護漁也是個穩定的工作,自己本身也50多歲了,主要也算是對社會做點小貢獻。
相比起以前做漁民時的洒脫,現在護漁員的日子那是一個細致:江上巡查,岸邊勸導,清理無主漁網,配合漁政打擊非法捕撈……江裡漂,岸上走,靠的就是兩條腿、一艘船,還有一輛電動車。
護漁隊隊員沈堅堅說,這段20多公裡的路每天都要來,這段路非常難走。原來騎著電動車,輪胎三五年都不用換的,后了干了護漁這份工作,光是去年就換了四五個輪胎,補胎也補了好多次。
江堤巡查不走過場,夜查暗訪不留盲區,20多公裡的長江岸線,哪裡魚多,哪裡容易躲藏,他們熟得不能再熟了。史洪偉告訴記者,隻要還有人到這裡來偷偷捕魚,我們就有信心把他抓到。
寒來暑往,日巡夜查,自護漁隊成立以來,三人協助漁政大隊共查獲非法捕撈案件13起,移交公安處理兩起,近幾個月來,長江通州段非法捕撈行為幾乎絕跡。但是最令他們欣喜的是,禁漁才一年多,江騰魚躍的景象又回來了。
沈堅堅說,如今在水裡開船巡邏,有的時候還會看到魚在江面跳,以前看不到的一些魚現在也經常能看到,江豚也能見到身影了,感覺這份工作還是很自豪的。
南通市通州區農林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錢志新說,史洪偉、陸寶華、沈堅堅三位護漁員都是住在江邊的,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對漁政專管是一個很好的補充。通過他們的宣傳讓群眾認識到長江大保護的意義,讓大家自覺地參與到長江大保護之中,從而更好地遏制長江的非法捕撈行為,對長效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記者手記】當談到選擇護漁員這份工作的初衷時,三位曾經的漁民都難掩對長江不舍的感情。在談起工作成效時,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自豪”、“正能量”。暢享過最初捕魚的豐盈,經歷過魚類資源枯竭的掙扎,轉變身份,再次入江,護漁員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巡護努力讓長江魚類再次充沛,也讓子孫后代們能夠真切體驗到魚翔淺底,大江奔流的壯美。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章斌煒 陳志斌 龔丹 南通台 通州台 通訊員/卑新建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