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政策2021版 8條首創46條領先

2021年02月23日15:05  來源:紫金山觀察
 
原標題:8條首創,46條領先!南京為這件事再出“100條”

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版)》。

新聞發布會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健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健攝

自2018年9月出台《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到2020年1月出台《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新100條》,再到今天的“100條(2021版)”,我市推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創新舉措。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通過政策落實、督查推進,南京營商環境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我市在各項由第三方評估的城市營商環境排名中,均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對標找差,動態升級。“100條(2021版)”又有哪些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舉措?各類市場主體又能從牛年版“100條”中獲得哪些新服務?紫君(紫金山觀察微信號:njzjsgc)在發布會上開始“搶話筒”。

1

前兩個“100條”積“牛力”

一批企業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得到解決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持之以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營商環境政策的標尺和執行的水准衡量了一個城市或地區發展競爭的軟實力。

今年春節提倡就地過年,南京本地消費市場明顯提升。圖為城東大型商業體龍蟠匯。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今年春節提倡就地過年,南京本地消費市場明顯提升。圖為城東大型商業體龍蟠匯。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學鵬,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自2018年起,我市已連續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兩個‘100條’,推出了‘企業開辦零成本服務’‘一件事一次辦’‘拿地即開工’等一批改革措施,解決了一批企業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南京營商環境優化,數字會“說話”——

據市發改委相關部門介紹,兩個“100條”實施以來,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成效明顯——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約85%,企業平均報件材料減少約44%。企業一般程序注銷材料由5件壓縮至3件,簡易程序注銷材料由5件壓縮至2件,市本級企業簡易注銷即刻辦理,戶均注銷時長約為1天。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類項目,精簡了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等9個審批服務環節。南京電力在全國首家上線轉供電加價查詢程序,保障中小微企業足額享受國家政策紅利,國內率先將低壓客戶接電容量由160千瓦提升至250千瓦,並延伸投資至客戶的計量箱,實現低壓客戶接電“零”投資。

……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圖為華燈初上的南京城。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圖為華燈初上的南京城。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優化成效明顯,“南京特色”也非常鮮明。

據介紹,我市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要抓手,從2018年的“不見面審批”到2019年的“審批結果電子化”、“推進案件繁簡分流”,2020年創新建立“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實現全問題受理、綜合研判、協同處置、多方監督的全鏈條處理。浦口區探索工業項目“帶方案出讓”,實現“拿地即開工”。江北新區以零售藥店作為改革切入口,實現准入及准營,發出全國零售藥店首張《行業綜合執業証》。南京不斷總結基層實踐,研究提煉出一批成熟經驗上升為政策層面加以推廣,推動全市形成一批改革亮點。

江北新區發出全國零售藥店首張《行業綜合執業証》。通訊員 韓飛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敬清攝

江北新區發出全國零售藥店首張《行業綜合執業証》。通訊員 韓飛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敬清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受益於不斷推陳出新的營商環境政策,南京2019年獲評“中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稱號,其中“登記財產”“獲得電力”“開辦企業”等12個指標領域位居。

2020年江蘇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南京在全省設區市中獲評。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中,南京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第六名

2

牛年版“100條”打“牛牌”

8條屬於全國首創,46條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面對貫徹落實國家、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新要求,保障服務“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打造全國最優營商環境示范城市的新追求,自去年9月起,我市開展了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制定工作。近日,《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年版)》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通過並印發實施。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標識。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攝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標識。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攝

紫君(紫金山觀察微信號:njzjsgc)從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2021年版100條”形成過程中,我市緊扣的總體思路,充分借鑒兩個“100條”制定和落實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重點進行了“對標找差”。

吃透國家、省優化營商環境新政策

對標世行標准、國家評價、省考體系,聚焦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推動集成辦理和“異地通辦”等最新改革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提出貫徹措施和具體任務,不折不扣推動落實。

錨定市場主體新需求

堅持問題導向,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作為升級營商環境政策的切入點,對企業關注度高的突出問題予以逐一回應。同時,對執行效果欠佳的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

吸收標杆城市新經驗

既注重對標先進、學習借鑒,充分吸收北京、上海等先進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政策集成創新﹔又注重總結提升、自我完善,全面總結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從基層改革實踐中提煉創新舉措,著力形成一批具有南京特色的目標任務,保持政策措施的領先性。

據介紹,“2021年版100條”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

1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主要是在全市推廣“一業一証”改革,實現“証照分離”全覆蓋,簡化企業登記、注銷手續。

2

加強監管能力建設。主要是探索重點領域“互聯網+監管”,完善“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做到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3

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主要是建設“寧企通”企業服務平台,實現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深化“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建立“城市合伙人”制度,加強政企互動。

4

創新要素保障方式。主要是加強土地、人才、融資等全方位要素保障,推動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從“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

5

落實法治保障配套。主要是嚴格執行產權保護司法政策,實現糾紛多渠道、“一站式”解決,壓縮民商事案件審理周期。

6

推進改革集成試點。主要是在江北新區等板塊探索實施一批重點改革舉措,將試點效果較好的舉措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

自貿區南京片區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大廳。通訊員 陳譽文 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攝

自貿區南京片區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大廳。通訊員 陳譽文 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攝

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100條(2021年版)》中,8條屬於全國首創,46條處於領先水平。隨著《100條(2021年版)》的有效實施,該政策將“放”出市場活力、“管”出公平秩序、“服”出便捷高效,同時“保”出內生動力、鑄牢堅強后盾、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3

為實現“100分”使“牛勁”

久久為功,持續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

縱觀我市出台的三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

第一個100條主要圍繞優化再造企業辦事流程,在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上下功夫﹔

第二個新100條主要圍繞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確定的重點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

“2021年版100條”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政策措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強。

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建鄴高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四點半課堂”項目,向園區小學至初中企業員工子女提供放學后的托管服務。通訊員方正欣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建鄴高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四點半課堂”項目,向園區小學至初中企業員工子女提供放學后的托管服務。通訊員方正欣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據分析,牛年版“100條”——

在政策導向上,更加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

“ 2021年版100條”作為政策升級版,更加強調政府自我革命、主動作為、優化服務,當好服務企業群眾的“店小二”,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比如,部分企業反映,由於種種原因,還存在信息閉塞、難以及時獲取發展機會的現象。在“2021年版100條”中,我市專門提出定期發布南京“機會清單”,收集和發布城市投資機遇、投資需求,助力企業准確及時地掌握城市發展機會,參與城市發展。再比如,部分企業反映部門職責不清、管轄爭議等疑難復雜問題難以解決。在“2021年版100條”中,我市將“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延伸到企業服務,實行重點問題跟蹤督辦,杜絕部門間推諉扯皮。

在政策導向上,更加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

“2021年版100條”圍繞強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針對“堵點”“痛點”尋找突破點,更大力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突出問題。比如,我市結合疫情期間惠企政策兌現的研究,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解決企業對政策“不知曉、找不到、不會用”的問題。再比如,目前企業開辦已經實現“當日辦結”,但變更及休眠方面的需求仍未完全滿足。 在“2021年版100條”中,我市專門提出試行企業經營范圍全類登記制和企業“休眠”制度,為市場主體創業創新免除后顧之憂。

在政策舉措上,更加重視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

“2021年版100條”更加突出以先行先試作為推動政策落地的突破口,充分發揮江北新區“國家級新區+自貿區”雙區疊加的優勢,推動“信用+承諾”建設項目綠色直通審批等一批重點改革舉措在自貿區先行先試。各區也將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相關領域的改革試點。我市將定期對試點情況開展考察和評估,將試點效果較好的舉措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以點帶面,引領突破,推動南京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更大的成效,為全國全省貢獻更多的經驗,切實扛起“兩爭一前列”排頭兵的使命擔當。

《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年版)》中,8條屬於全國首創,46條處於領先水平。圖為藍天白雲下的南京。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年版)》中,8條屬於全國首創,46條處於領先水平。圖為藍天白雲下的南京。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優化營商環境是最持久、最強勁的制勝之道。

南京久久為功,持續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必將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最具吸引力的環境,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下月10日起,《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也將正式施行,南京營商環境立法走在全國前列。重要的事情,南京會一直做下去!

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

(2021年版)

8條全國首創政策與46條全國領先政策

8條全國首創政策

30.探索非現場執法。

32.將“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延伸到企業服務。

33.建設“寧企通”企業服務平台。

37.建立“南京合伙人”制度。

64.打造“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

68.深化“生根計劃”。

96.探索創新行業綜合監管機制。

97.試點遠程監管。

46條全國領先政策

1.實施關鍵重大項目“定制化”審批。

2.全面推廣“拿地即開工”。

3.推進施工圖“自審承諾制”。

4.深化區域評估成果應用。

7.推行用電“管家式”服務。

8.實施省級重點園區“開門接電”服務。)

9.實現水電氣業務報裝一窗辦結。

13.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效能。

15.簡化企業開辦手續。

16.探索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

17.在全市推廣“一業一証”改革。

19.試行經營范圍全類登記制。

21.推行“容缺受理”。

22.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度。

24.市場監管領域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25.探索重點領域“互聯網+監管”。

28.試行“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機制。

31.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35.政策兌現“一窗通辦”。

36.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41.完善12345“一企來”企業服務熱線。

42.全面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43.推廣應用電子証照、電子印章。

44.擴大“一照通辦”范圍。

45.推行“多表合一、一表申報”。

46.打造“家門口”辦事廳。

47.全面推廣100%綜合窗口服務。

48.深化“一件事一次辦”。

49.搭建智慧辦稅平台。

50.實現無紙化辦理住房公積金業務。

51.深化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建設。

52.公証服務“全程網上辦”。

57.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三跨聯動辦理。

58.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稅務辦理。

60.定期發布南京“機會清單”。

66.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

78.推進應用場景建設取得新突破。

79.開展產業導航。

80.夯實營商環境法制支撐。

92.深化“信用+承諾”建設項目綠色直通審批模式試點。

93.試行“一照多址”改革。

94.探索企業“休眠”制度。

95.推進外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98.開展“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的試點工作”。

99.探索設立集約式非訴糾紛化解中心。

100.探索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