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鳳熙之聲”助居民家中學黨史

2021年03月12日17:29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鳳熙之聲”助居民家中學黨史

  鳳凰熙岸社區王紅在錄制節目。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婷婷攝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伴著咱們小區院落裡即將開放的桃花,春天的腳步已然臨近,‘鳳熙之聲’微廣播又和您‘見面’了,我是今天的主播王紅……”本月初的一個上午,在鼓樓區鳳凰街道鳳凰熙岸社區內,居民們熟悉的聲音再次從空中飄來。這些音頻來自鳳凰熙岸社區自己錄制,並面向轄區內所有小區居民播放。

  鳳凰熙岸社區包含3個小區,共3000余戶居民,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平時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機會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用什麼樣的方式才可以讓這部分居民及時了解社區動態?小區裡的一個個音響吸引了社工們的注意。“3個小區裡共有近50個‘小喇叭’,遍布小區各個角落,音質好,聲音大,傳播效果好。”該社區黨委書記王慧琴說,“2019年初,我們決定把這些音響利用起來,自己錄制音頻,再請小區物業協助統一播放。” 社工們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鳳熙之聲”。每周二的早、中、晚3個時段,“鳳熙之聲”都會如約播放,每次10分鐘。內容除了小區動態外,還涵蓋科學知識、政策解讀等。從內容策劃、文字編輯到音頻錄制,都由社工們自行完成。

  起初,面對這短短10分鐘的內容,社工們可是大費周章。“第一期我們是用手機錄制的,因為太過緊張,錄制過程中舌頭總是打結。”負責當期錄制的社工王紅回憶,“由於太多次推倒重來,第一期節目光是錄制,我們就花了一個下午。”

  時至今日,“鳳熙之聲”已播出了60多期,社工們無論是當編輯還是主播都已游刃有余。

  最近,各小區收聽節目的居民們驚喜地發現,主播們播講的內容較往常有了新變化。“以前我們在這個廣播裡聽到的都是小區動態或者活動通知,今天聽到的是和中共一大召開相關的黨史知識。”鳳凰熙岸一期居民汪輝說,“主播們字正腔圓地將當年中共一大召開的故事娓娓道來,小小的紅船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革命先輩的精神讓我很受觸動。紅色教育給我們社區帶來了正能量,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王慧琴介紹,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社區希望能夠用“鳳熙之聲”,厚植轄區內黨史學習氛圍,讓紅色教育進一步“飛入尋常百姓家”。

  目前,“鳳熙之聲”有關黨史學習的內容已經進行了4期,居民們也參與到主播和編輯工作中,他們中有入黨幾十年的老黨員,也有“全國三八紅旗手”。王慧琴介紹,每次的黨史內容他們都是從《人民日報》《南京日報》等黨報黨刊上摘錄的,整個節目的文稿在反復審核后交由鳳凰街道黨群科審閱,確保無誤后才會播出。

  “今后,我們還將豐富播講形式,開展直播、評比等系列活動,吸納更多居民參與,進一步激發大家對黨史的學習熱情,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王慧琴說。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