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怎麼忙“春耕”?看高淳蝦蟹如東海塘育好苗

2021年03月26日17:20  來源:新華報業網
 
原標題:水上怎麼忙“春耕”?看高淳蝦蟹如東海塘育好苗

交匯點訊 養好蟹要好苗,好苗從哪裡來?3月25日,在南通市如東縣的大洋港的一家蟹苗培育場的海塘裡,來自南京市高淳區古柏湖水源蝦蟹苗種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柳詩電、技術員江國慶和社員代表芮新福等人,正忙著與當地的合作伙伴——南通市如東縣東海育苗場的工作人員一道,對已經抱卵的近800多隻母蟹親本進行著集中換塘挂籠作業,為培育出新一代的優質蟹苗從源頭上把控好質量關做著春耕生產。

“對已抱卵的近千隻母蟹進行集中換塘挂籠作業是為了更好的促進蟹卵從母蟹的身體上分離,在海水塘口裡孕育出蟹苗的一項關鍵性技術措施,一點也大意不得,我們得一絲不苟的按照質控標准做好。” 湖水源蝦蟹苗種合作社柳詩電表示,在去年11月中旬,合作社分別選擇了7.2兩以上的公蟹親本和5兩以上的母蟹親本,專程送到了如東縣大洋港區的這家有著豐富經驗的培育蟹苗場裡進行代培育,眼下,春暖花開,母蟹已經完成了交配並成功抱卵,到了該為母蟹換塘挂籠的季節了。

“通過前期3個多月養殖觀察,南京湖水源蝦蟹苗種合作社代培的母蟹抱卵的情況要好一點,今天的母蟹換塘挂籠作業就從他們家培育塘口開始吧。” 25日一大早,如東縣大洋港區的這家培育蟹苗場裡,圍滿了來自南京、蘇州、泰州和連雲港等地前來進行為母蟹換塘挂籠的客戶,大家紛紛贊同。

多名作業人員陸續下到棑空海水的塘底,開始徒手捕抓母蟹。捕抓的捕抓,運送的運送,現場忙碌開來。30隻一籠,作業人員迅速將一籠籠將抱卵母蟹運送到塘埂,岸上的工作人員接過籠網又快速的把放有抱卵母蟹的籠網暫時放到了旁邊的一個大塘裡進行暫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2個分別為2.5畝的螃蟹交配塘裡共抓上來600多隻抱卵母蟹。“600多隻抱卵母蟹?這個數字有點低啊!”此時,在一旁觀察情況的湖水源蝦蟹苗種合作社技術員江國慶與柳詩電進行著探討。

“我們放了1200多隻5兩以上的母蟹親本到塘裡,怎麼隻取到一半的抱卵母蟹呢?這個數字有點低啊!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們要查找原因。”

“現在氣溫還較低,還有一些母蟹深藏在洞裡了,我們第一遍是對在海塘底面上的抱卵母蟹進行了徒手捕抓,接下來,等到氣溫升高,母蟹就會爬出來,到中午時分我們再抓第二遍,應該會有200多隻被抓到的,到了下午和晚上也能抓到一些的,整個抱卵母蟹的回捕率有65%以上的把握。” 從塘底運送上岸最后一筐抱卵母蟹的大洋港區的蟹苗培育場負責人呂繼林看出了他們的焦急的心情,連忙講解了取蟹的過程。

中午時分,第二遍捕抓果然又抓到了200多隻抱卵母蟹,達到了65%的取捕量的預期值。湖水源蝦蟹苗種合作社一行人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

下午3點不到,在大塘裡暫養的抱卵母蟹開始進行換塘挂籠作業。大籠從大塘中拿到了分揀的地方,隻見工作人員把籠子裡母蟹倒入了一隻長條形的容器裡,兩名工作人員快速地拿起一隻隻母蟹觀察抱卵情況,把抱卵好放入到網籠裡,把抱卵差或沒有抱卵的母蟹進行淘汰處理。還是按照30隻一籠進行入籠,分揀及快,不一會兒,第一批四籠共120隻,被放到運輸車上,來到100多米外的一個50多畝的大塘口。

碧波蕩漾的海塘裡,水車翻轉,濺起白色水花,塘水順著水車翻轉的方向在流動。第一批四籠抱卵母蟹被依次排放在入離開不遠的海塘裡,工作人員在每個籠邊插好棍子,再用繩索將網籠進行了固定。接著第二批、第三批……又運送到了培育塘口,半個小時的時間工作人員忙而不亂地把20多隻網籠全部進行了換塘挂籠作業。

“咸淡適宜的水體和營造的流動水體以及迅速升高的氣溫將有利於母蟹在新的水環境裡在抱卵換塘挂籠后加速蟹卵從母蟹身體分離,再進行下一步繁肓,也有利於出好苗。”現場施東明師傅介紹道。

“有750隻-800隻抱卵母蟹在放卵后能培育出成2200斤的大眼幼體苗就不成問題,也能滿足我們合作社8個的社員500多畝的培育塘口的需要。由於合作社統一苗種供應,加強技術指導,培育的蟹苗好,供不應求,不少蟹苗培育戶在申請加入合作社,今年我們打算選擇認同我們合作社理念的3個蟹苗培育戶加入我們合作社,蟹苗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加,你們這邊在接下來的 卵孵苗轉化過程中要多做些努力,爭取能孵化到2500斤的蟹苗,我們想也為這些即將加入合作社的社員也能用上今年的好苗。”柳詩電與施東明交流著。

“卵孵苗是關鍵期,從現在開始,我們合作社將安排專人在如東海塘培育基地這邊進行值班,不間斷觀察卵孵苗的情況,與這邊的技術人員加強溝通與交流。今天晚上我們將回去,等一下合作社理事長和另一名社員將過來接替我們。”

“到了5月初,這些在海水中經過卵孵出的苗就到了大眼幼體期,就可以長途運輸到高淳,按照4斤苗放養一畝的標准再放入社員的培育塘口在淡水裡繼續進行培育了。”當天下午5點從南京風塵仆仆趕過來湖水源蝦蟹苗種合作社理事長芮劍軍快人快語的打開了話匣。過去,我們是在每年的5月初到如東縣這邊購買大眼幼體期回去培育,往往不知道大眼幼體苗培育過程和品控情況,導致后續淡水塘口培育出來的蟹苗會出現苗情參差不齊影響銷售。

“從種蟹親本選擇到培育出大眼幼體,我們介入前期的培育過程目的一是蟹苗的品質從一開始就有了保証﹔二是可以減少育苗成本,增加收入。”合作社總經理柳詩電接著一筆賬:以往高淳這邊在一家一戶培育時,培育戶們是在每年的5月初到沿海邊各處的培育基地去購買大眼幼體蟹苗,成本是每斤500多元,現在自己培育的話,每斤的成本在300元左右,像我們今年能拿到2400多斤大眼幼體蟹苗,就能節省成本50萬元,僅此一項每個社員就能增收6萬元左右。

坐在回南京車上,越野車飛快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晚上九點,車到常州境內,柳詩電的手機響了起來。

“晚上又抓到了80隻抱卵蟹,現在已經超過800隻了,回捕率已經超過75%……”電話的那一頭留守在東方育苗場現場的合作社理事長芮劍軍向柳詩電通報著剛剛的收獲的成果。

“現在正是我們合作社發展的大好時節,國家全面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中,把種業發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我們從事水產苗種繁、培育這樣的合作社來說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增強合作社的發展能力,帶領社員搞好生產,為螃蟹產業的發展孕育出更多好苗……”接到好消息的柳詩電興奮地介紹著未來合作社發展願景。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瓊

通訊員 魏宏偉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