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蘇“三農”改革系列報道之一

鹽城亭湖區: “小田變大田” 農戶心裡甜

朱達

2021年03月29日09:53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編者按:以佔全國3.8%的耕地,生產佔全國5.5%的糧食,養活全國5.8%的人口!這是江蘇交出的“三農”答卷。自2011年起,江蘇多地先后被列入國家級、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累計承擔107項改革試驗任務,取得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驗成果。

春風再鼓勁,揚帆正當時。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作為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農業大省,江蘇如何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上走在前列、水平更高?連日來,人民網記者奔赴江蘇各地,深入田間地頭調研採訪。

圖為亭湖區“小田變大田”改革實驗地塊調整變化分布示意圖。徐峰攝

東風日暖,麥苗蔥蘢。

面朝一整塊9.5畝的大田,單國民現在有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感覺。同樣的面積,一零一整,耕種起來的感受大相徑庭:過去是,“7塊地東一畝西一畝,零散分布,耕作收種都費事”﹔前年改了大田后,機械化農業的便利不消多說,“耕田、打藥、收割……一個電話就行了。”

這裡是江蘇鹽城市亭湖區。2019年秋季,亭湖區開始承擔江蘇省“小田變大田”農村改革試驗任務,在農民充分自願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土地確權成果,通過田塊置換,將各家農戶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讓村民們各自得到一整塊大田。這項改革大大提高了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經營水平,也讓農民真正過上了輕鬆舒心的現代農耕日子,“好種田、種好田、種田好”。

整合:“一戶一塊田”

一季小麥一季稻,單國民種了大半輩子的地。調田之前,一到農忙季節這個“老把式”也犯愁,他愁在家裡的田畝細碎,除草、施肥、打藥,不論什麼活都要東奔西跑,勞神費力。如今,他所在的黃尖鎮田塊化零為整,“方便農業機械操作,平均每畝可以節本增收300多元。”

便倉鎮富民居委會一組村民陳裕寬的感受也很直觀:過去的收割季,自家那些“小田”要輾轉花上3天,變成“大田”后1個多小時就能收工。“地塊旁邊就是河道、路口,交通水利都很便利,農技人員也會根據需要上門服務。”他說,時間和投入成本隨之降低,糧食的品質和產量相應得到提升。

農村土地細碎分散是歷史形成的普遍現象,需要與時俱進。黃尖鎮黃尖社區黨總支書記楊萬余介紹,1998年村裡開展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時,根據不同位置、不同地力,採取“肥瘦搭配”的方式分田到戶,這種狀況逐漸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2019年8月,亭湖區因勢乘便,接受江蘇省“小田變大田”農村改革試驗任務。據了解,當地首批參加試點改革的431戶農戶承包土地2790畝,過去分散為1123塊,改革后整合為147塊,塊均面積由不到2.5畝提高到了近19畝。

圖為現代農業機械在亭湖區調整合並后的大條田裡進行作業。徐峰攝

盤活:“多戶一塊田”

亭湖區不僅以“一戶一塊田”方式進行土地整合,此外還在調查摸底、科學規劃、尊重民意的基礎上,通過土地流轉、有償租地的方式,大膽實踐“多戶一塊田”,即將農民自行耕種以外的零散土地整理成大條田,流轉給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單打獨斗”變為“抱團發展”。這樣,那些願意耕種的農戶可以選擇家門口、路口、河道口的優質地塊,展開規模集約化經營。

“‘多戶一塊田’改革優化了農村土地利用布局,為機械化、標准化、集約化農業生產拓展了空間。”亭湖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馬梅介紹,以家庭農場等形式組織新型經營主體經營“優質連片集中”的農田后,不僅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率,還提高了農戶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

黃尖社區村民陳重文便是這場“抱團”裡的直接受益人。2019年11月,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經營246畝大條田,成立菊花種植家庭農場,種植各種觀賞類、飲品類、藥用類菊花,家庭年收入比之前增加了15萬元。“抱團”還體現在,為了培育壯大菊花產業,當地政府特地牽頭成立菊花產業家庭農場聯盟,為“新農人”提供“耕、種、防、收”全程社會化服務。去年底,黃尖菊花還順利通過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專家評審。

地,盤活了,人也要跟著活起來。當地政府各項鼓勵流轉的政策讓農民少了很多后顧之憂,不僅讓願意種地的農民“田轉人不離”增加經營性收入,還讓願意流轉土地的農民“田轉人離”,除了獲取每畝900元的流轉費,還能通過外出務工、到家庭農場就業等,增加獲取工資性收入的機會。

定心: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小田變大田”,這場農村改革試驗在實踐中進一步擴大溢出效應,不斷釋放政策紅利。通過改革,以往小地塊之間的田埂、壟溝得到整平,拆除了田坎間的“溝壑”,水渠和小路得到復墾,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當地試點村土地滲溢面積達到6.3%。數據顯示,近年來,亭湖區年均農業總產值增長4%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達8.5%。

田地化零為整,農民之間也像注入了粘合劑。在有效整合土地資源的基礎上,亭湖區為大條田統一配置灌溉設施,統一規劃道橋布局,推行高標准農田水肥一體化種植,有效化解以往農戶間爭水爭地等各種耕種摩擦矛盾,和諧了鄰裡和干群關系,提高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改革要想走上良性軌道,規范有序不能少。亭湖區各試點村村組干部統一思想,入戶宣傳,堅持做到“五個確認”,即確認田塊基礎信息、確認農戶訴求回應、確認合並方案認可、確認種植意願選擇、確認合並田塊四至,承諾不改變土地承包政策,不減少承包土地權益,給農戶吃下“定心丸”。

馬梅表示,接下來將加快高標准農田和農田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培育完善新型經營主體、更快形成鄉村振興前景下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空間形態,創新家庭農場培育機制,提高家庭農場管理水平,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聯盟,切實做好“小田變大田”改革的延伸拓展工作。 

(責編:張鑫、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