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江蘇要打贏翻身仗"卡"在哪

2021年04月09日07:2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打贏翻身仗, 種業“卡”在哪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投資種業就是投資農業未來。因此哪怕在種子研發環節比龍頭企業多付出一些,也要千方百計尋求合作,爭取進入種業市場這條賽道。”這是鎮江市丹徒區神農氏糧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兵兵眼下最大的願望。

王兵兵期待的背后,一方面是全國種業改革大幕開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另一方面,則是省內外普遍存在的種業產業鏈發展問題—部分處於產業鏈下游末梢的種植大戶依舊被擋在種子流通市場的“大門”之外,解決種業市場中碎片化經營等問題依舊是當務之急。

“末梢力量”,渴望融入產業鏈條

地裡麥子長勢旺盛,處在拔節孕穗階段的小麥,在春風的輕拂下泛起醉人的綠色“麥浪”。再過兩個月等小麥成熟收割完畢,王兵兵就該考慮下一季的玉米和大豆種植。3500畝規模的種植面積和多達6代、將近7年的大豆種子繁育經驗,不僅讓他成為世業鎮最富實力的種糧大戶,也促使他倍加期待早日獲得進軍省內種業市場的“入場券”。

王兵兵的信心,源於合作社既有育種能力。可令他感到“有勁使不出”的是,即便合作社選育出來的大豆種子畝產能力較市面常規豆種高出一些,作為一般村鎮企業,想獲得種子入市流通的資格仍然很難。王兵兵介紹,資質獲取不僅涉及企業經營規模和耕地面積,還需有相關設備、技術人員與銷路。

“最大的難處還在於土地。”世業鎮另一位種植大戶表示,獲取種子流通資質的前提,是村鎮種企手持的土地流轉協議在鎮政府土地流轉平台上可查詢。可是,最終選擇走“這條路”的人卻不多。“若通過村集體承包耕地,選種大豆等傳統糧食作物的土地流轉成本是種植普通經濟作物的1.5倍。這樣一來,大戶們若是最終選種市場售價較為平穩的糧食作物,自然會避開村集體,直接跟農民簽協議,土地流轉成本還能低一些。”這位種植大戶坦言,他們的心裡始終揣著一本“經濟賬”,但是,繞開村集體簽訂的協議“蓋不了村辦的章”,最終無法錄入鎮政府土地流轉平台,“上不了平台,我們便沒有進入市場流通的資質,繁育出的種子隻能自我消化,難以物盡其用。”

“打贏‘種業翻身仗’,不應僅是龍頭企業與科研單位的事。這場仗同樣關乎我們,我們也想抓住機遇,沿產業鏈向上攀爬、走向市場。”王兵兵說。最近,他試圖與省內龍頭種企大華種業有限公司接洽,“龍頭企業能帶來更多附加值,就算我們在合作中付出更多,也要跨過‘斷頭路’,千方百計進入‘種業市場’這條賽道。”

種業產業鏈的“末梢力量”,不論是有一定育種能力的合作社,還是更為依賴龍頭種企的普通種糧大戶,都期待龍頭種企進一步下沉、產業鏈條縱向整合。

丹徒區豐產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凌鴻直言,廣大農戶支持產業集中度提高、期待市場多發聲、積極參與種業改革,最終希望看到的局面很簡單,就是更好的種子能賣出更優的價錢,糧食安全得以保障、農民種地又有錢賺。

“推動種業發展,技術投入是基礎、市場價格是保障、農民收入是旨歸,三者相輔相成。”大華種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進強分析,沒有持續的技術投入,就不能持續開發推廣優質高效新品種,合理的種子價格和農民收入便失去根本﹔沒有較好的市場價格,企業效益沒有保障,技術投入難以為繼,農民收入同樣失去根本﹔而農民實現不了好的收入,不僅背離種業改革初衷,購買力下降也會對種子市場價格形成巨大壓力,進而影響企業技術投入和國家糧食安全。

“主力部隊”,仍待積蓄市場能量

“‘十三五’以來,國內、省內種業發展呈現新品種競爭白熱化、主糧作物種業與多元作物種業發展失衡、種植形態深刻變革等趨勢。”王進強認為,2017年以來每年國內審定品種數以千計,緩解了市場品種緊缺局面,但激增的品種數量也使市場碎片化,新品種難以做大,優勢特色種子研發難度大幅提升,單個品種越來越難支撐企業效益,資本實力日益成為重要推手。此外,國內育種創新的重心集中在玉米、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上,對蔬菜、飼料等小宗、特色經濟作物重視不夠,也導致這類作物種子嚴重依賴進口。

“打好‘種業翻身仗’,市場發揮的作用一定是廣泛而深刻的。”大華種業總經理陳付祥認為,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仍需強化市場導向,依靠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商業化轉化應用,都必須順應不斷升級調整的各級市場需求。”

高端大米在國內興起,就是最好的佐証。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一份報告提出,平均單價在10元/公斤以上的國內高端大米產量近年來平穩增長,預計到今年底將突破100萬噸。“不過,相比泰國香米等國外品牌,國內廠商在市場上的認可度依然有待提高,說到底,種子的持續改良會對大米的口碑帶來決定性作用。”種業市場觀察人士王旭說。

行業對於市場的期待,還來自於一個重要數據暴露出的巨大“短板”——當前我國種業企業數量超過5000家,但產業集中度卻遠比種業先進國家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集團更是少之又少,集研發、生產、流通等標准於一體的“統一種業大市場”尚未形成。投資行業分析報告顯示,至去年5月,國內排名前十種企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6.83%,而全球前十種企的市佔率卻高達60%。

另一組數據更為觸目驚心——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透露,目前,擁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國內種子企業不到總數的1.5%,絕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在其銷售額的1%,甚至不及1%。

客觀來看,數據對比暴露出的問題便是:以龍頭種企為主的“主力部隊”或體量不夠或數量偏少,難以支撐從農業大省到農業大國種業大市場的需求,更不用說在全球現代農業發展的版圖和國際競爭中,獲取足夠話語權。

“種業企業小而散則必弱,弱則難以承擔攻堅任務。”陳付祥坦言,企業實力有限,諸多市場有需求、企業積極開展研發攻關項目很可能“力不從心”。

記者注意到,有關種業市場的討論再次進入大眾視野——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3月20日,2021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會議透露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內種業發展要注重研究把握好的“五對關系”,即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國內與國際的關系、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的關系以及創新與保護的關系。會議指出,完善種業扶持政策,“要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種業翻身仗離不開“市場升級”,“市場升級”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助力。

實際上,做大做強,也成為江蘇最大種企大華種業的發展方向。目前,該公司在省內年產銷常規水稻、小麥種3.5億公斤以上,而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僅僅在2018年,公司就完成兩次並購。其中,對於江蔬種苗的並購,便有利於公司快速進入蔬菜種子行業,改善種子產品結構、提高經營效益、優化資源配置。

“有形之手”,需為市場持續造血

大華種業的資本運作,並非“一家獨秀”。“一個明顯趨勢是,種業並購越來越多。”東莞証券行業分析師魏紅梅說,2016年對於行業而言是一個“分水嶺”,正是那一年開始,種業並購事件數量增幅明顯。所有並購事件中,作為行業龍頭的主板上市公司成為“主力軍”,參與投資次數61次,合計投資85.86億元,佔投資總額84.57%。

國內種業市場“主力部隊”,由此找到打贏“種業翻身仗”的希望。然而,打勝還有一個前提——必須在持續造血的環境下去打。“當絕大多數種業企業僅具備有限的自主育種能力時,全國超八成育種資源和人才正聚集在科研單位。”魏紅梅認為,在商業化育種資源向企業持續有效流動的機制尚不健全時,企業育種資源聚集難、人才引進難問題就顯現出來。

如何破局?市場“無形的手”要有政府“有形的手”來支撐,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應運而生。

比如,同在“魚米之鄉”江蘇的南通大熊種業,從3000多家玉米種子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玉米良種重大科研協作攻關聯合體的21家企業之一。大熊種業首席科學家李平介紹,種質資源是種業公司的核心價值,作為“育種原材料”,種質資源是品種培育的起點,決定未來育種目標的設定與實現。然而,當前跨國公司客觀上已形成對種質資源的壟斷,“我們則開發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芯片以及相關數據分析方法,對於打破當前品種換代面臨的種質資源瓶頸,具有深遠的意義。”

種質資源被業內視作真正“卡脖子”的環節,並由此引發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假創新。

“種業發展首先要有種質資源,然后利用種質資源搞品種創新,最后才是去種植,這個過程環環相扣,脖子‘卡’在哪,要對症下藥,不能‘拍腦袋’。”王旭說。但是目前,很多所謂的創新,隻不過停留在表面的新品種選育上。“以水稻為例,每年都有大量低端重復新品種‘面世’,號稱是來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相反,對於優秀種質資源的研發,由於周期長、投入多、風險大,真正涉足的企業卻不多。”王旭認為,這就需要政府引導企業積極“入局”,讓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起底層創新的責任。

種質資源的創新有待發力,對於創新的保護力度也得加強。“培養一個好品種經常需要10年以上,可是,常常我們研究的種子還在試驗田裡,市面上就有人在賣‘套牌’了。”荃銀高科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疏通市場渠道、做大市場規模,政府‘有形之手’不可缺失。”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秦光蔚認為,良好的市場環境需要在細節處日積月累,政府當前要對育種研究進行長期穩定支持,培育扶持優勢種業企業,推動產業鏈縱向整合,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和機制。(李睿哲 陳澄)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