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耀南村是一座‘紅色村庄’,涌現出宋耀南、宋光彩、宋光舟、宋光謙、宋雲龍等60多位投身抗日救國的熱血青年。尤其是被譽為‘高流三杰’之一的宋耀南,不僅是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更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
新沂市高流鎮耀南村村史館內,“百姓名嘴”周慧在聲情並茂地講述,來此參觀的黨員們聆聽黨史、觀看藏品和圖片,感悟初心使命。耀南村老黨員孫長江說:“作為耀南人我感到驕傲。我們不但要學好黨史,更要自己當起黨史宣講員。”
新沂是革命老區,每一方土地都燃燒著不滅的紅色火種。1946年,華中野戰軍主力北上與山東野戰軍會師蘇北的第一戰——宿北大戰在這裡決戰。淮海戰役在這裡打響第一槍,一座用血肉之軀筑成的勝利之橋——“十人橋”在這裡搭起。
馬陵山景區以宿北大戰紀念碑為核心,依托馬陵山革命史、革命紀念遺址等紅色資源,建設“馬陵山紅色文化教育園”。一幅幅生動的浮雕,一張張珍貴的圖片,一份份詳實的資料,吸引了周邊地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前來參觀學習。而此前已建設好的十人橋紀念園、小窯頭烈士陵園等,已融入一代代新沂人的血脈和靈魂。
新沂加快革命文物普查、修復、保護和利用工作,讓浸染了黨史風雲、先輩熱血的遺址、文物等“活”起來。馬陵山景區管委會推出的“打卡紅色之旅”“紅色初心之旅”每年接待各類培訓觀摩教育達20萬人次。窯灣古鎮做好淮海戰役窯灣戰斗紀念館保護和開發,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和先進的聲光電設備等,再現當年窯灣戰斗的全過程,讓廣大黨員在血與火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受到精神洗禮。
近日,新沂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淮海戰役十人橋紀念園內舉行黨史學習教育現場學習會。新沂市委書記陳堂清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要將紅色血脈與城市文脈相結合,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新沂奮進力量,大力弘揚新時代“十人橋”精神,奮力書寫“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時代答卷。(李先昭)